以下是含有抽血數值的搜尋結果,共15筆
藝人沈玉琳罹患血癌,引發關注,事實上血癌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層。皮膚科醫師卓暉恩表示,最近收治一名20多歲年輕人,因鼻翼旁長痘痘,擦藥擦不好就醫,他直覺不對勁採檢送驗,卻確診是血癌,讓得知結果的他,「直接跳了起來。」血液腫瘤科醫師則指,血癌癌細胞聚集皮膚表面時,確實可能出現痘痘般紅疹,提醒若還合併有發燒、瘀青、疲倦等疑似症狀,應提高警覺。
壞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殺手,醫師指出,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過高,會加速動脈硬化,應透過5大生活習慣改變,配合醫師評估和治療,有效控制壞膽固醇數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名女子因拉肚子伴隨些微腹痛,懷疑是腸胃炎而求診。在服用處方藥後,腹瀉狀況好轉許多,唯腹痛症狀依然持續,但進一步做抽血、超音波檢查都未檢出異常。醫師便建議她做電腦斷層,結果一掃發現不是腸胃的問題,而是第3期卵巢癌,已合併腹膜轉移。
根據統計推估,全台約有230萬名糖友,且以每年16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更有年輕化趨勢。然而,糖尿病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或容易跟其它疾病混淆,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就列出8大徵兆,其中包括疲倦感增加、視力模糊、皮膚乾癢、體重莫名下降等,都要小心恐為血糖失控警訊。
糖尿病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不僅患者人數逐年上升,還有年輕化趨勢。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就提及,臨床上遇過最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大概只有18、19歲,起初是為了減重而就診,沒想到一抽血就發現血糖值異常,確診為糖尿病。他並列出糖尿病4大無痛症狀,包括皮膚變黑、體重不正常下降、吃多喝多尿多,以及視力模糊,一旦出現務必盡快就醫檢查。
宜蘭43歲呂姓女子罹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多年,長期飽受經痛與經期異常所苦,得知羅東博愛醫院有自然孔達文西手臂手術後決定就醫,醫師從陰道口動刀完成手術,肚皮不留疤,讓她重拾清爽生活。院方表示,陰道作為切口伸入手術器械,不僅能精準操作,亦能隱藏疤痕、降低傷口感染風險,助於術後快速復原。
一名約50歲陳姓男子,疑有特殊性疪好,因3天無法正常排便,肚子痛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過X光檢查發現,陳男的肛門竟塞了1瓶長13公分,直徑5公分的罐裝飲料。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邵彥誠徒手取出沒有成功,最後以全身麻酸手術,歷經2個多小時,打開罐裝飲料拉環,終於成功把罐裝飲料從肛門取出,陳男隔天就出院。
一名70多歲婦人平時身體硬朗,卻突然覺得非常疲累、食慾不佳,因而就醫盼能拿一些增加食慾、精神的藥物。然而,當她一踏進診間時,醫師就驚覺不太對勁,患者眼白有泛黃跡象,且進一步追問還得知有茶色尿液、糞便顏色變淡的情形。經過一連串仔細檢查,最終確認是胰臟癌。
反覆肚子痛,許多人常以為是腸胃問題,其實可能罹「急性膽囊炎」。一名40歲女性,上腹斷斷續續疼痛超過6週就醫,雖沒有膽結石且抽血數值正常,但超音波一照,發現膽囊腫大至5公分,診斷是「非結石急性膽囊炎」。原來是因為體質關係,她的膽汁太濃稠,無法順利從膽囊排出,導致疼痛。
只要心電圖正常、抽血數值也沒有上升,就代表心臟沒問題?對此,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由於心絞痛發作往往是一陣一陣的,當患者已經恢復沒有症狀時,心電圖也就不會有什麼變化,因此輕忽了心臟風險。他並提醒,尤其是抽菸、40歲以上男性,以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族群,務必要留意心臟不適症狀,一旦真的發作,恐直接變成心肌梗塞或猝死。
高雄1所國中體檢出包,不僅抽血數值異常,還有學生眼科視力驗出0.7,但帶去專業眼科測卻是1.0,更扯的是,有學生健檢發現1顆蛀牙,但給專業牙科檢查,竟是8顆蛀牙,氣得家長向民代陳情,希望校方及市府教育局嚴加把關。
在台灣,貧血人口相當普遍,其中「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並且女性發生比例高於男性。而製造紅血球內血紅素的原料是「鐵」,若身體缺乏鐵質,則會導致紅血球發育不良,造成紅血球的攜氧量降低,因而無法將氧氣輸送到身體的每個部位,進而引發身體不適,故適當攝取鐵質相當重要。
25歲蔡姓女子外形亮麗,有雙逆天長腿,加上愛運動,體態苗條,走在路上常是眾人目光焦點,然而她日前參加公司體檢,卻驗出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就醫後發現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表示,該症必須服藥及飲食控制,才能避免惡化。
25歲的蔡姓女子外形亮麗、身材高䠷,加上愛運動,體態苗條,走在路上常是眾人目光焦點,然她日前參加公司體檢,卻驗出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就醫後發現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表示,該症必須服藥及飲食控制,才能避免惡化。
現代人性觀念開放,不過最後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性傳染病一不注意就上身。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近日分享,有位30歲女子因為「下面好像長了東西」向他求診,篩檢後是菜花合併梅毒,但女子最近一次性行為已將近2年前。顧芳瑜指出,性病討人厭的地方就是「潛伏期」,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時才會出現相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