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俗祭典的搜尋結果,共29筆
為因應氣候變遷、減緩溫室效應,台北市政府近年致力於促進城市宜居轉型及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台北市臺灣省城隍廟長年響應環保祭祀,長期推廣金銀紙錢集中焚燒及「以米代金」,為台北市推廣環保祭祀的指標性寺廟,今年度的市級普度祈安祭典上,民俗委員會也特別響應「以功代金」,將紙錢、供品轉化為善款,捐款給在地社會服務或慈善團體來幫助弱勢。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在華人世界,農曆七月(8月23日為農曆七月一日),俗稱為「鬼月」,是一個充滿複雜情感與多元文化意涵的月份,而且在傳統上,是一個敬畏鬼神、充滿禁忌的時間點,農曆七月除了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外,在基隆還有一個具文化溫度,且具百年歷史的年度祭典-「鷄籠中元祭」受到關注,祭典為這座海港城市注入滿滿文化能量,也讓這項歷史悠久的民俗祭典以更貼近現代生活的姿態與民眾相遇。
基隆市將從8月23日起舉辦為期1個月的鷄籠中元祭,19日市府為已有171年的百年祭典揭開序幕,市長謝國樑表示,今年中元祭一系列精彩內容橫跨整個夏季,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民眾到基隆觀光旅遊。
基隆市政府19日舉辦鷄籠中元祭宣傳記者會,為已經171年的百年祭典揭開序幕。市府表示,今年中元祭從傳統儀式、藝文展覽到裝置藝術與品牌快閃活動,一系列精彩內容橫跨整個夏季,為這座海港城市注入滿滿文化能量。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民眾來到基隆觀光旅遊。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口湖牽水狀系列活動2日進入重頭戲「排狀」儀式,民眾把上千支水狀排列在蚶寮萬善祠廣場與金湖萬善爺廟附近道路旁,場面壯觀;接著又進行起狀、牽狀、倒狀、謝壇、燒狀等科儀。雲縣府表示,未來將繼續傳承這項充滿人文意涵及環境意識的民俗活動,讓在地文化生生不息。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口湖牽水狀」系列活動2日進入重頭戲「排狀」儀式,民眾把上千支水狀排列在蚶寮萬善祠廣場與金湖萬善爺廟附近道路旁,場面壯觀,接著進行起狀、牽狀、倒狀、謝壇、燒狀等科儀。縣府表示未來將繼續傳承這項充滿人文意涵及環境意識的民俗活動,讓在地歷史文化生生不息。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口湖牽水狀」系列活動,將於7月1、2日舉行180周年系列活動,25日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記者會,今年透過文化部與雲林縣政府補助,推出「依水尋憶」、「戲韻牽水狀」等4項跨界傳承計畫,邀全台民眾到雲林口湖鄉與四湖鄉,參與這項充滿生命教育與歷史意涵的「黑色祭典」。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口湖牽水狀系列活動」,將於7月1、2日舉行180周年系列活動,25日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記者會,今年透過文化部與雲林縣政府補助,推出「依水尋憶」、「戲韻牽水狀」等4項跨界傳承計畫,邀全台民眾到雲林口湖鄉與四湖鄉,參與這項充滿生命教育與歷史意涵的「黑色祭典」。
台灣宗教盛事「白沙屯媽祖繞境」剛圓滿落幕,熱鬧的場面、熱血的奔走伴隨沿途鄉親們滿滿的熱情,讓人即便未能親臨現場,僅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民眾自拍影片,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活力與感性,事實上,台灣還有許多宗教、民俗活動,也總是能乘載著民眾的人生故事,一邊如嘉年華會熱鬧著,一邊激勵人繼續好好活下去,以下精選全台10大宗教民俗祭典,有機會不妨安排一下,戴上自己的故事,一起鬥鬧熱!
基隆市的鷄籠中元祭已經邁入第171年,不僅是國家指定第一項無形文化資產、同時也名列交通部觀光署「台灣十二大地方節慶」之一。去年啟用的中元祭主視覺,日前獲得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概念設計類別金獎。基隆市文化局長江亭玫表示,市府未來將持續推動文化創新,讓鷄籠中元祭成為全球矚目的文化品牌。
合庫總部大樓座落於臺北市松山區中正里,開放空間占地6,507.1平方公尺、綠地覆蓋率74.26%,除作為合庫總部辦公場域,平時亦提供社區親子活動、休憩之場所,於日前攜手社區巡守隊及該行志工共同響應推廣與維護社區安全的重要性。
有民眾把23日在高雄舉行的多納黑米祭中,原住民涉嫌虐待3隻山豬的畫面貼上社群軟體IG,引起議論。網友質疑,聽到豬撕心裂肺地哭喊,令人不忍,難道這就是原住民的「文化」活動嗎?高雄市原民會對此冷處理,動保處則說,尊重民俗祭典與狩獵文化。
2024台灣金星設計獎頒獎典禮今日於台北舉行,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的「鷄籠中元祭」視覺設計榮獲識別設計類別鈦金獎及全場最大獎。以創新視覺語言重新詮釋傳統祭典的深層內涵,成功展現出文化的張力與意象。文觀局表示,將透過更多創新視覺設計與文化活動,持續推廣「鷄籠中元祭」,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
南州迎王祭典是三年一度的盛大宗教活動,也是繼屏東縣琉球鄉、東港鎮迎王爺之後的壓軸祭典。南州甲辰正科迎王爺在11月13日正式拉開序幕,展現出地方的傳統文化與信仰的凝聚力。活動以請水儀式為開端,象徵淨化與神聖的開始,並吸引了大量的信眾參與,為整個祭典注入了莊嚴而熱烈的氛圍。
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15日晚在朱家莊矮靈祭場一連舉辦3天,吸引很多年輕族人回鄉參加,輪番扛肩旗繞場「迎靈」、「娛靈」及「送靈」,族人也帶著孩子穿上傳統服裝,手牽手靜默的前後搖擺舞步,傳承賽夏族的祭典文化。
五峰鄉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15日晚在朱家莊矮靈祭場一連舉辦3天,吸引很多年輕族人回鄉參加祭典,輪番扛肩旗繞場「迎靈」、「娛靈」及「送靈」,族人也帶著孩子穿上傳統服裝,手牽手靜默的前後搖擺舞步,傳承賽夏族的祭典文化。
新竹縣新埔義民廟今年邁入建廟第236年,褒忠亭義民節活動開幕式於17日登場,縣長楊文科及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率石光聯庄一同挑擔奉飯進場。今年亮點除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客家八音及鼓點,還有8名坪林國小學生擔任祝禱生及禮生,展現客家文化傳承精神。
新竹縣新埔義民廟今年邁入建廟第236周年,褒忠亭義民節活動開幕式也於17日盛大登場,新竹縣長楊文科及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率石光聯庄一同挑擔奉飯進場,今年亮點除了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客家八音及鼓點,還有8名坪林國小學生擔任祝禱生及禮生,展現客家文化傳承精神。
中元節將屆,南投縣農產運銷公司前身為肉品市場,園區設置「獸魂碑」,每年邀承銷、屠宰及販賣豬肉等相關業者舉行普渡法會,為獸魂講經超渡,南投縣長許淑華兼董事長12日擔任主祭,祈求農產運銷公司豬樂園結合超人氣的親子生態園區經營順利,業績蒸蒸日上。
甲辰年「鷄籠中元祭」主普輪值張廖簡宗親會,今日舉辦開燈祈福活動,迎接2024年基隆中元祭,為基隆一年一度盛會揭開序幕。基市府表示,中元祭自1855年創立以來,已傳承170個年頭,為台灣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民俗祭典之一,不僅是基隆的驕傲,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謝國樑表示,基隆已經越來越宜居,將會致力與更多業界結盟,做出好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