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設計製造的搜尋結果,共748筆
全球AI基建浪潮持續擴張,輝達等重量級客戶大舉拉貨,帶動台灣AI供應鏈訂單暢旺,台積電、鴻海等龍頭企業受惠明顯,相關ETF也水漲船高,以永豐智能車供應鏈ETF(00901)來說,此次配息金額為每股2.8元,以11月10日淨值27.12元計算,年化報酬率達10.31%。
第21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今天(11日)在廣西南寧舉行開幕式。論壇以「共享AI時代新機遇,推進未來合作新發展」為核心主題,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秘書長尹啓銘、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分別發表致詞,深度解讀廣西發展優勢與合作機遇,呼籲台商台企把握關鍵時機,深化與廣西在AI產業、東協市場拓展等領域的協同合作。
外資對緯穎(6669)目標價陸續上調,重量級美系外資最新出爐的報告一舉將緯穎目標價由原先的3500元,上調至5160元,投資評等也由原本的「中立」調升至「優於大盤表現」。同時也上調緯穎今年至2027年的EPS預估值。
大陸政策暖風引導下,半導體併購重組持續升溫。A股半導體分銷巨頭英唐智控最新公告指出,擬收購光隆集成100%股權及奧簡微電子80%股權,成為該公司向半導體IDM(整合元件製造)企業轉型的最新動作。
首款「京東汽車」價格公布。京東聯合廣汽集團、寧德時代9日正式發布「國民好車」埃安UT super,電池租用購車價僅人民幣(下同)4.99萬元(約新台幣21.5萬元),整車購買價為8.99萬元。
佳能(2374)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85億元,超越上半年,單季每股盈餘為0.89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1.35元,受惠於新產品陸續開始出貨,佳能10月合併營收11.6億元,月增9.04%,創近9年以來新高,佳能表示,隨著機器手臂相關產品等新品出貨放量,第4季營運可望維持高檔,今天早盤跳空開高。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投票批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薪酬方案,若達成特定目標,他未來10年將獲得總價值將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是史上最貴企業薪酬方案。不過特斯拉支付馬斯克創紀錄薪資真的值得嗎?專家分析馬斯克確實很有價值,股東相信他的AI願景將能帶來豐厚收益,同時他本身就為特斯拉增值。
斥資11億1900萬元,台灣自己設計、製造的阿里山林鐵「森里號」預計明年中啟運,目前首列列車正進行長達半年的功能測試,「國造」林鐵列車未正式上路,已在國外打響知名度,同時登上英國兩本專業鐵道刊物,再次提升台灣山岳林鐵在全球窄軌鐵道界的能見度,進而受到國際關注。
漢翔(2634)「勇鷹專案」通過AS9110維修品質管理系統認證,AS9110為國際一致認定的品質管理標準,對航空產品的維護、保養、深度檢修等領域,進行一系列的品質驗證。在AS9100(適用於設計與生產製造)的基礎上,再增加嚴格的執行管理、高度的技術門檻,並且必須全面遵循航空法規要求。
漢翔公司今(6)日指出,「勇鷹專案」通過AS9110維修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日前由法國標準協會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旗下臺灣分公司總經理江有泰頒證,漢翔由勇鷹專案副主持人竇鼐鈞代表受頒,副總經理杜旭純擔任見證。
桃園實現醫療平權,守護市民健康
股王信驊(5274)宣布,為深化專業分工並提升經營效率與長期競爭力,經董事會特別決議通過,將旗下「實境遠端管理」(Reality Remote Management,RRM)事業(原智慧影音Smart AV事業)相關製造及營運(含資產、負債及營業)分割移轉予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酷博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酷博樂)。分割基準日暫定為114年12月31日,若有異動,將依分割計畫書所載條款辦理。
股王信驊5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12.14億元,季增93%、年增33.11%,每股稅後純益(EPS)32.12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7.3億元,年增67.7%,EPS達72.23元。信驊董事會通過將實境遠端管理(RRM)事業移轉至百分之百子公司酷博樂,分割基準日暫訂12月31日。法人認為,此舉凸顯信驊本業體質強勁,另藉專業分工與資源聚焦,為下一階段成長預作布局。
台灣與荷蘭兩大光電強國宣布攜手啟動台荷矽光聯盟,共同推動3.2T矽光子模組開發計畫,由LIGITEK立碁(8111)、千才科技(Liverage)與荷蘭PHIX共同組成的跨國團隊,將整合三方在系統整合、模組設計與封裝製造的核心能量,打造從設計到應用的完整矽光產業鏈,為下一代高速傳輸與資料中心帶來革命性光電解決方案。
據《鳳凰網》報導,表演時間到,仿生機器人「李白」開始講「脫口秀」。靜止時,他的五官、皮膚甚至髮絲看起來都跟真人一樣。他一邊揮動手臂,一邊開合嘴唇,假裝從他背後響起的普通話語音真是他說出來的。正當作者把目光移動到他的臉部時,穿幫時刻到來——「李白」的左右眼像是沒有商量好,在臉上半開半合。
AI時代點燃光速競賽!隨著全球資料中心面臨前所未有的運算與傳輸挑戰,台灣與荷蘭兩大光電強國宣布攜手啟動「台荷矽光聯盟」,共同推動3.2T矽光子模組開發計畫。
大陸央視10月31日報導,全球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中國大陸自主研製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山東東營成功併網發電,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風機安裝完成。大陸海上風電接連刷新世界紀錄,加速挺進深遠海。
緯創(3231)因應美國布局今年陸續通過投資7.61億美元(約新台幣232.5億元),在美國德州興建AI超級運算中心。緯創今(29)日宣布,這項先進的製造設施預計2026年上半年啟用,並強調德州廠將成為美國首批能在地生產AI超級電腦的製造基地之一。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受惠於AI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6.5兆元,年成長22%。而此強勁動能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估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10%。
在全球AI浪潮強勢推動下,半導體產業正邁入全新發展階段。工研院指出,隨著AI技術快速擴展,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核心樞紐,IC設計、晶圓製造與封測三大領域皆積極布局以因應新興需求,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將顯著成長。特別是在摩爾定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延續晶片效能的重要關鍵,包括異質整合、2.5D/3D IC堆疊與CPO(共同封裝光學)等新技術均成為焦點。儘管IC設計產業短期仍受市場波動影響,但受惠於AI PC、AI手機與車用電子等需求帶動,全年產值仍具強勁動能。業者若能深化AI晶片布局,並強化與雲端及軟體業者的合作,將有助打造高附加價值的AI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