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雨花的搜尋結果,共236筆
鳳凰颱風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西方海面,向東北移動,暴風圈已進入台灣西南方近海,對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預計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亦有縮小的趨勢。氣象署預估,明天(12日)下午17時颱風抵達台灣西南方近海,朝高屏一帶登陸後,明天晚上至深夜從花蓮到台東一帶出海,登陸期間強度會進一步減弱,屆時將直接解除颱風警報,氣象署科長林秉煜說明最新天氣變化。
鳳凰颱風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轉東北移動,預計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亦有縮小的趨勢。氣象署表示,今(11)日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溫半島降雨時間較長,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宜蘭地區已出現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其他地區也有局部或零星降雨。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提醒,雖然颱風強度持續減弱,共伴效應已是尾聲,但是雨量仍威力驚人,今晚到明天(12日)中南部民眾也要注意。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未來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有縮小趨勢,氣象署指出,預估明日傍晚至晚間登陸高屏,明日深夜從台東或花蓮出海,估13日解除海、陸警。
鳳凰颱風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轉東北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西南方近海,對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預計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亦有縮小的趨勢。氣象署預估,明天(12日)下午17時抵達西南方近海,朝高屏一帶登陸後,明天晚上至深夜從花蓮到台東一帶出海,登陸期間強度會進一步減弱,屆時將直接解除颱風警報,氣象署科長林秉煜說明最新天氣變化。
中央氣象署今(11)日下午1時發布鳳凰颱風最新風雨預報,共有9縣市預估達到停班停課標準,其中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濱海鄉鎮,以及連江縣及澎湖縣的風力達標,台東縣山區則因預測雨量達200至340毫米,同樣達到停班停課標準。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逐漸接近台灣,氣象署今日指出,預估鳳凰將以輕颱強度影響台灣,最快明日中午後發布海警,尤其明、後天有機會出現共伴效應,宜蘭、花蓮、大台北防局部豪雨以上降雨。
明天(6日)東北季風減弱,水氣再減少,主要在大台北地區及宜花有短暫降雨,台東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29短期內有發展為颱風的趨勢。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分享最新Google AI預測,準鳳凰颱風北轉靠近台灣趨勢逐漸明顯。下周二(11日)東北季風及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下周三(12日)到下周四(13日),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雨。
明(5)日仍受東北季風影響,不過水氣減少,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大致為多雲時陰偶有零星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機率高。日本氣象廳分析,關島南方海域上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有可能在明日升格為熱帶風暴(約為台灣輕度颱風),若成颱將命名鳳凰。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該系統預估順著高壓邊緣開始轉向,有機會接近台灣,時間點可能就落在下周二到四(11-13日)之間。
由於東北季風加上華南雲系移入,明(4)日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宜蘭地區持續有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桃竹苗、花蓮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中部、台東地區、恆春半島及南部山區亦有零星降雨,北部及宜蘭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氣象署表示,中颱海鷗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預測向西通過菲律賓中部群島,進入南沙島海面後朝越南方向前進,對台灣無直接影響。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提醒,根據Google AI預測,關島南方的熱帶擾動90W,最快周四(6日)增強為「鳳凰」颱風,未來幾日要密切注意。
由於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明(31)日清晨基隆北海岸及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地區及竹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午後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署表示,下周三(11月5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北部及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台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天氣轉涼。
今(30)日晚上隨著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北部降雨機率提高,東北部、東部地區亦有零星降雨機會;各地早晚仍稍涼,低溫約21至24度,日夜溫差較大。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接下來從31日到11月5日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另11月1日到2日,關島附近有熱帶系統發展趨勢。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分析,大氣條件判斷颱風發展的機會確實不低,但路徑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明(30)日東北季風減弱,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花地區有零星小雨,入夜後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降雨機率增加。氣象署指出,周五(31日)到下周一(11月3日)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蘭地區有局部短暫雨。
東北季風、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各地有雨,北部及東北部濕涼,今(20)日基隆北海岸、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宜蘭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花蓮地區、南投山區及蘭嶼、綠島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短延時強降雨及強陣風,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淹水,山區請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17日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原本預估19日壩頂會溢流潰決,因壩體由大理石與花崗岩組成,縫隙孔洞較大,水從壩底滲流致上方通水及下方滲水達到平衡,延緩溢流潰決時間。
今天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及大台北也有零星降雨;白天高溫約31至35度,局部地區可能出現38度。風神颱風今清晨生成,將穿過菲律賓陸地進入南海,明天至下周三(19至22日)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要留意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氣象粉專表示,風神進南海後,路徑偏北的程度很關鍵,將影響到南北氣流交會的位置,若離北部陸地很近,累積雨量就會十分可觀。
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於今(18日)凌晨2時生成為輕度颱風,預測未來經菲律賓中部朝中西沙島海面移動,對台灣無直接影響。另受東北季風南下影響,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明,今日晚間起北部至東半部會轉陰雨天氣,週日起至下週四北部至東部容易有豪大雨,須留意較大雨勢現象。
明(18)日晚起東北季風增強,雨勢漸增,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恆春半島及大台北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分享AI降雨模擬,指出周日(19日)下半天到下周二(21日)期間,準風神外圍暖溼氣流與東北季風在台灣東側、東北側交會,產生共伴效應,基隆北海岸、台北東側、北部山區、宜蘭、花蓮高機率出現持續性的大雨或強降雨,交會點如果落在台灣上空,雨量會更加驚人。
今天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地區也有零星降雨機率;各地高溫約31至35度,局部地區可達38度。東北季風明(18日)晚開始南下,大台北、東半部轉雨,氣溫下滑,白天高溫剩下25度左右;周日至下周三(19至22日)各地都有降雨機率,尤其北部及東半部受到秋颱效應影響,容易出現大量降雨。
明(17)日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地區亦有零星降雨機率,午後僅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氣溫方面,五股、蘆竹可能連續出現38度的極端高溫。氣象署指出,下周日(19日)到下周三(22日)東北季風及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屆時成颱將命名為風神),各地天氣稍涼,從最新降雨預測圖可以看到,宜蘭跟新北部分地區,呈現雨量較高的紫白色。
颱風風神恐生成,花蓮縣府規劃強制撤離1308名堰塞湖保全戶,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說,颱風或豪雨影響警戒區發佈後,將採3階段撤離,老人、重病等優先,備有交通工具協助載運,撤離點也已盤點,馬太鞍溪便橋涵管便橋必要時封閉,中央氣象署預估,雨勢時間點落在19至21日間,光復、萬榮、鳳林等3鄉鎮估有80至200毫米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