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达成共识的4大基础

1.重视彼此的满意度:能考量到彼此各自的利益和需求,同时在过程中双方也都感到满意。

2.重视良好的关系:维持好的关系能让双方真正感到满意,也让对方更容易接纳我们的提议。

3.重视合作愉快:合作是人的天性。舍弃竞争,彼此互助才是王道。

4.重视永续未来:真正的合作,在决议后才开始。在双方达成协议后,仍要继续关注对方的需求。

HAPPY HAPPY沟通力的5大步骤

1.保持正面的心态:快乐可以提高达成共识的机会,减少我们失控的风险,也会让人变得更聪明,看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2.深思熟虑:确保自己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哪些事情对自己最为重要,并设想对方在意的重点,尽可能通盘考量各种选择。

3.建立连结:展现对对方有充分好奇心与理解,透过提问与倾听,发展出良好的关系。

4.谨慎说话:重视彼此的内在需求,避免讨价还价或死守立场,试着把谈话引导到建设性的方向。

5.备妥B计画:事先拟定备案的B计画,可以帮助自己在毫无进展时得以脱困。

【精彩书摘】

如果人们对你的想法、意见、创意和建议,经常表达肯定和讚许,你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让我告诉你会有哪些改变:你的生活品质会更好,也会有更大的成功。你的工作、家庭或休閒生活都会产生好的改变,还有你在乎的每一样重要事物,甚至你不那么在乎的事物也同样如此。

许多人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我们与人竞争,并且胜出。没错,在少数情况下或许是如此。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我们跟别人达成了共识,让双方关系得以延续,进而建立良好的关系。换言之,这些成功之所以发生,更多是因为每个人都感到满意。

本书要谈的就是教人如何在各种生活情境中都达到「皆大欢喜」(HAPPY-HAPPY)的境界,内容呈现的不仅是我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源自于我个人终其一生的兴趣。

当我在撰写博士论文时,我开始对各种情境中成功的重要因素感到兴趣。在我完成论文之后(我的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主),我继续留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成为专门研究「成功」的谈判专家。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机会,因为我在家排行中间,从小就夹在哥哥和弟弟之间,这无疑养成了我对谈判的兴趣。

过去数年来,我一直在寻觅最优秀的谈判者,与他们合作进行研究实验。我找到的不仅是商业和外交领域的谈判专家,还包括瑞典警察署和美国FBI的人质谈判专家。在研究多年之后,我开始归纳出一些顶尖谈判专家似乎都会遵循的重要步骤。

随后,当我开始检视这个主题的既有研究后,我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当今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这清楚地显示那些实际参与的谈判者,以及研究谈判的理论家,在碰上危机时,都有一套固定且足以扭转情势的有效做法。

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上,探索达成共识背后的成功因素,并获得多个大型机构的关注,当中也包括了FBI。此外,我还发现一个令人超级振奋的事实:这些步骤似乎不仅适用于商界人士、外交官和人质谈判专家,也适用于其他工作情境。不光如此,在你的工作与生活之余,或是要和家人沟通时,这些步骤也能同样奏效。

HAPPY HAPPY沟通力的五个步骤

HAPPY HAPPY沟通力包含五个步骤,如果你遵循这些步骤,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别人肯定你想法和建议的机会,还能够帮助你跟意见不同的人合作愉快,并找到携手前进的道路,而且整个过程里让每个人都能「皆大欢喜」。

我为什么称它为「皆大欢喜」(HAPPY-HAPPY)而不是「双赢」(Win-Win)呢?稍后我会进一步交代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正向心理学的领域里,「快乐」的定义不仅是指我们体验到快乐,也包含我们对某事感到心满意足,并且体会到它是有意义的。在我们顺利与别人达成共识时,当下就会立即体验到这样的感受,或是之后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感受到这样的结果。关于这点我稍后会多加说明。

本书里,每一个步骤都有专属的章节,并详细阐述它们运作的原理。不过,在这里我想先说明为何达成共识如此重要,以及「皆大欢喜」跟「双赢」之间有何区别。此外,我还会简单列举出「皆大欢喜」才是真正符合人脑运作模式的证据。

以下是「HAPPY HAPPY沟通力」的五个步骤:

一、保持正面心态。

如果我们心情愉快,就更容易与别人达成共识。这适用于每一个人,甚至适用于那些意见与你相左、你希望能获得共识的人身上。

二、深思熟虑。

确保自己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哪些事情对自己最重要,也同时为寻求共识的对方设想他所在意的重要事情。总之,要通盘考量各种选择。

三、建立连结。

对对方充分展现好奇心与理解,以发展出双方良好的关系。

四、谨慎说话。

避免讨价还价,试着把谈话引导到有建设性的方向。

五、备妥B计画。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陷泥沼之中毫无进展,这时就得仰赖B计画了。

成功需具备的能力

那么,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简单来说,一旦你善用这五个步骤后,你会获得极大的益处:

.在开始对话前,就有正确的心态和看法。

.即便听到不喜欢的事情,还是可以保持正面的心情。

.了解到自己和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

.即使事情没有如你所预期的发展,你也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知道该慎选哪些用词,同时知道必须尽量避免哪些话语。

.在面对不想跟你合作的人时,知道该如何做出回应。

.懂得创造一个皆大欢喜的最佳局面,让每个人都能感到满意。

此外,这五个步骤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非常强调通往结果的这段过程。当我们试着与某人达成协议时,它并非只是独立的单一斡旋事件,而是需要延续一段时间的歷程(在下一章会再详述)。而这正是秘诀所在。

随后我在书中讲述各个步骤时,会刻意不详述在相关实验或研究的枝微末节。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这些步骤背后的研究,在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列出了所有步骤相关的实验和研究依据。此外,如果你想深入阅读某个特定步骤或领域的相关资料,在本书最后的「延伸阅读」也可找到更多我所推荐的文章和书籍清单。

无法达成共识的三个负面后果

要找到与他人携手前进的道路,其实满困难的。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接着,我们必须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听别人对我们想法和建议有什么样的回应,进而顺应做出修正与调整。这时,我们要发挥创意,才可能找到我们一开始或许没想到的解决方案。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不得不面对那些完全不想合作的人,设法找出一条能共同携手前行的道路。

接下来不妨想想看,假如无法成功,我们会付出什么代价?史上花费最长时间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机构,恐怕要属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了。一九八○年代初期,他们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网罗全球最顶尖的谈判暨解决衝突研究人才,名为「谈判研究计画」(Program on Negotiation,简称PON)。此机构研究人员一再强调,倘若最终无法达成协议而陷入僵局的话,就会衍生出三个不良后果:

一、浪费时间精力。

二、双方关系恶化。

三、做出不智决定。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已发现,在各种无法成功的情境中,经常会出现这三种结果。无论情况的大小都一样。

容我举一个国际政治事件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切始于一九六一年甘迺迪总统想要全面禁止原子武器的试验,从而进一步终止军备竞赛。为了确保此一禁令能够严格执行,甘迺迪希望美国和苏联能够检查彼此的领土,查看对方是否有任何搞破坏的活动。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苏联和美国必须针对在双方领土进行的检查次数上,达成一致决议。结果到后来,两国各持己见,不断讨价还价。

美国说:「我们希望每年进行十次检查。」

苏联回答:「我们只想要三次。」

美国回应:「三次?才不够呢!我们想要十次!」

「门都没有!最多三次!」

「只检查三次?你们在开什么玩笑呀?!」

虽然我不清楚他们确切是怎么说的,但我知道他们双方一再重申自己的立场,并且抨击对方的提议,最终导致谈判破裂。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长达三十年、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并且让全世界人民感到惶惶不安,觉得随时有爆发战争的风险。

同样的不良后果,也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与军备竞赛和战争相比,风险要小得许多。但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同样浪费许多时间在争吵上、导致彼此关系的恶化。而且在最糟的情况下,我们还可能做出日后令自己悔恨的不智决定。

互助能让人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如果我们能够更顺利地与他人达成共识并且合作,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无论在我们的职场生活、还是私人生活里都一样。

在职场上,大多数人似乎成天都忙着努力跟别人达成共识。这不仅是因为工作占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也因为我们总是必须跟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合作。况且,在职场里我们必须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包含跟同事、跟老板、还有跟下属之间的关系。

幸福学专家安妮.麦基(Annie McKee)在其着作《如何找寻工作中的幸福感》(How To Be HAPPY At Work)里,对此做出完美的诠释:「有一种方式能够让自己在职场里更开心、更满足,那就是跟我们的同事、下属、甚至老板保持良好的关系。」

然而,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快乐与否,甚至还会决定我们事业的发展走向。因为,当我们跟共事的对象培养出正向的关系后,我们也创造出成功的契机。举例来说,研究人员证实,如果我们一直选择在家工作,无法跟同事面对面交流,儘管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三,但我们获得升迁的机会将减少百分之五十。该研究还指出,正向的关系不只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对其他同事、公司本身、客户、以及股东产生正面的影响。

我相信,现在的你对这类事情一定早已游刃有余;原因很简单,因为团队合作和达成共识本来就是我们人类DNA的一部分。何况,如果你已经在职场上打拚多年的话,想必你更有机会磨练并提升这样的古老才能。

那么,既然你都已经知道这些事情了,我还能提供什么建议呢?就算你天生就拥有这方面的才能,我还是可以提供很多建议,有助提升你做这些事情时的觉知。在面对这类情况时,有助你更常做出正确的事情。

简单来说,本书可以帮助你将「无觉知的才能」转化为「有觉知的才能」。光是如此,就能带来很大的差别。

(本文摘自《HAPPY HAPPY沟通力:瑞典知名谈判专家传授最强说话术,让彼此化解歧见,达成共识,共创未来》/时报出版)

【作者简介】

拉斯─约翰.艾格(Lars-Johan Åge)

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研究员兼讲师、谈判专家、演讲者。曾与美国FBI人质救援小组、以及瑞典警察干预小组(intervention force)和跨国企业合作,也是谈判技巧「HAPPY HAPPY」心法的创立者。

【译者简介】

胡琦君

师大翻译所硕士,工作经验丰富,当过空姐、自行车赛事主持人、国小英文老师等。四十五岁提早退休后,游山玩水之际,偶尔接翻译、教瑜伽。

译有《周末的快乐效应》、《说话零失误,跟谁都好聊》、《魅力学》、《人生不必走直线》、《最有生产力的一年》等书。

《HAPPY HAPPY沟通力:瑞典知名谈判专家传授最强说话术,让彼此化解歧见,达成共识,共创未来》/时报出版
《HAPPY HAPPY沟通力:瑞典知名谈判专家传授最强说话术,让彼此化解歧见,达成共识,共创未来》/时报出版
#HAPPY #步骤 #达成共识 #沟通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