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屋乱象层出不穷,实价登录2.0去年实施后未要求「换约须申报登录」及「解除契约须撤销原登录资讯」,导致不肖业者钻漏洞造假行情,内政部虽已提出修法条文,限缩预售屋禁止转让他人,但草案尚在行政院等待审议。立法院法制局呼吁,行政院应尽速将相关草案送至立法院审议,填补制度漏洞。

现行实价登录规定,预售屋申报期限规定以签定买卖契约书起30日内,但申报后,若有任何换约转换,在预售屋阶段不需要申报,自然成为建商把预售屋价格垫高的漏洞。

假设某建案共销售60户,建商跟代销业者先把这60户以人头户交易,假设原本每坪售价100万元,人头户全部登录每坪120万元,等到之后转让换约后,每坪售价改为110万元,消费者以为捡到便宜,实际上是买贵了。另外,若预售建案有改名,消费者仅能看到更名后的交易资讯,更名前的房屋交易恐无法查询。

内政部为补漏洞,去年底部务会议通过「平均地权条例」及「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未来修法后,除配偶、直系血亲、二亲等内旁系血亲外,预售屋合约不得换约转卖给第3人,同时要求建商不得同意或协助转售,违者将按户栋处罚50万至300万元。

但立院法制局认为,除非买卖双方或内部人士主动检举,若要主管机关逐件稽查,诚属不易,政院应持续搜集各界意见及研议相关配套措施,尽速将相关修法草案送至立法院审议。

针对买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亲等内旁系血亲外,不得让与或转售第3人,恐导致买受人面临房地总价款金额最高15%的解约金,法制局认为,对买受人将造成过重负担,因此建议主管单位修法,酌予调降预售屋及新建成屋定型化契约关于解约违约金上限规定。

#申报 #转让 #换约 #草案 #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