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有跳有氧运动的50岁王姓妇人,某天看有氧教学影片做抬腿动作,未料隔天腰部疼痛及脚麻,以喷药和药膏处理症状没有缓解,且疼痛面积越来越大,到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求诊,復建科医师何宇淳以理学检查后诊断为「梨状肌症候群」。

王妇因工作关系想要速战速决,第一时间选择「超音波导引注射」治疗,先以超音波精准找出梨状肌和其周边组织,再以注射来治疗紧绷肿胀的肌肉,并安排中医科主任徐新政电针针灸治疗后,疼痛获得缓解。

何宇淳表示,梨状肌是臀部深处的肌肉,因下方有坐骨神经通过,发炎肿胀时除会感到臀部深处酸痛外,也常会出现腿麻、脚麻等神经受到压迫的症状,必须与腰荐椎神经根压迫及椎间盘突出做鑑别诊断,当传统物理仪器治疗无效时,一定要去检查梨状肌是否有异状。

何宇淳指出,梨状肌症候群很常见,症状轻微者建议以口服药物治疗或是物理治疗来处理,体型较大者因肥胖或肌肉厚实,物理治疗仪器的穿透性有限,可考虑「超音波导引注射」治疗。

何宇淳指出,梨状肌症候群好发在长期久站、久坐、蹲坐或习惯性翘脚等姿势的人,不爱活动的老年人、运动量突然增加的运动员,或曾经有荐髂关节或髋关节受伤的人、需搬重物的工人等。

另外,有些人因平时太过忙碌,没有时间运动,假日就想要一口气把一周运动量补回来,也容易导致臀肌及梨状肌拉伤,甚至造成关节炎。

何宇淳建议民眾平常培养规律的运动习惯,每次运动前充分暖身,上班族可养成时常走动的习惯,并保持正确坐姿,不仅可以预防梨状肌症候群,也能增加血液循环,提升工作效率。

#梨状肌症候群 #运动 #治疗 #神经 #脚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