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文写给——

#追求完美而失去自我的你

你不允许自己有犯错的空间,总拿更好的结果来比较。

请别焦虑,你并没有不好。只有正在前进的人,才会担心自己走太慢。

#太过善良而失去界线的你

懂得尊重自己的底线,当抵触时,要坚持,而不是一再地妥协。

好意,要用在懂得的人身上,留给不知珍惜的人,也只是让他们得寸进尺而已。

#害怕失败总停在起点的你

这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也没有轻松的成长,不出发你永远遇不见它。

努力并不会背叛人,它走不快,但早晚会跟上。

#处于低潮而失去力气的你

处在低潮时,也是认识自己最好的时候。

此刻,你才有余力问自己到底想去哪里,有时间倾听自己的不安。

#觉得生活处处不顺遂的你

别埋怨你过的生活,现在都是过去的累积,如果不喜欢,就开始改变它。

要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解决现在的难题。

▍关于书封设计

人生就像不完美的圆,

生活的挫折就如同那粗糙的毛边,磨损着自我,

但我们仍努力走着、寻找着、累积着,

而时间能圆润那毛边,转化不完美,

我们将看到所谓的不完美,其实隐藏着光亮,

烫上金色星星,象徵了内在完整的自我,

只要肯定了自己,它便会绽放只属于自己的光。

【精彩书摘】

不是因为生活变好了你才快乐,

是因为你先快乐了,生活才变好。

不是因为坏事消失了你才遇到好事,

是你先关注周围的好事了,坏事才慢慢消失。

其实,快不快乐、幸不幸福、过得好不好,

不只是如何寻找的问题,也是顺序的问题,

顺序不一样,答案不一样,

人生也就不一样。

生活不会每天都事事顺利,

所以我们才要学会顺其自然。

用平常心,品尝生活点滴,

用喜欢的自己,收拾好心中的每个角落。

我人生旅行的第一个国家是帛琉,那是一个会用海龟图案当车牌标示的海岛国家,可爱到当时想把导游的车牌拔下来带回家收藏。

会选择帛琉作为首次旅行的原因,是据说帛琉被评为世界上最该去的潜水景点之一。当时心中单纯地想:「既然从没有浮潜过,要去就去最厉害的地方吧!」确实,帛琉的水下美景至今依然令我印象深刻,也是我目前唯一浮潜过的地方。

还记得带团的导游跟我分享,他十多年前来过一次帛琉后就对这片土地念念不忘,最后决定在帛琉定居下来,如今对这座岛屿已经有很深的情感。说完他随即边吼叫边奔入大海,简单地享受每一天都在过的生活。这是令人多梦寐以求的感动。

不过那趟帛琉行让我最怀念的,还是那一晚无人岛的行程。躺在海滩上看着星空,围在烤炉旁吃晚餐,以及那件我这辈子可能忘也忘不掉的事。

当天下午我们从主岛搭小船出发,登上无人岛后夜色渐黑,距离已将主岛的人工光源吸得一乾二净,渔火也随着月亮爬升渐渐远离。抬头看每颗星星都如此立体,银白的点点搭配深邃的黑,那是调色都调不出来的画面。

晚间炭烤活动即将开始。只见当地导游准备出海徒手补鱼,却突然邀请同团男生一起体验。我没想太多,心中认为不过就是游个泳而已,也就跟着几个团员陆续走到岸边。可是当我靠向夜晚的大海后才发现,在失去阳光的照射下,白天印象中蓝色的大海瞬间变成暗黑的浪潮,连月光都逃不过黑暗而被吸尽,潮汐声也不再如白天般浪漫。

「要不要退出好了?」恐惧感不自觉从心底浮现上来。

还没来得及思考,全体人员已经整好队即将出发。留在岸上的旅行社导游再三叮咛要小心夜晚未知的海域和潮汐,并嘱咐每个人把右手搭在前方队友的右肩上抓好。语毕,出发!

随着脚底一步步接近海水,对于未知的紧张感也从胸口传达到右手,当冰冷的海水淹过脚踝时,我不自觉掐了队友的右肩一下。没多久,我的右肩也被掐了一下。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位当地导游,我们都相信他熟悉水性,搞不好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桥段,但我的大脑还是忍不住亮起担忧的警报器。触碰到海水的冰冷感,被黑夜夺走的视线,我的求生意志完全——也只能——寄托在队友的右肩上。

一瞬间,我脑中闪过小时候在泳池差点溺死的经验。

当时不到十岁,才刚学会游泳的我独自在泳池时突然换气不顺,焦急感使得身体僵硬浮不起来,接着被水呛到更是开始惊慌。我当下完全忘了游泳课的练习,只会本能地摆动双手拚命挣扎。然而愈挣扎,身体愈是浮不上来,我的嘴巴也因此吃进更多的水。

我死命地划动,也拚命地在心里喊叫,希望周围的一位大人有注意到我。或许从他角度看只是一个小孩在胡闹戏水,没多久他就旋身往远方离去。

我只好凭本能继续乱划,眼前视线与搅动出来的水花、气泡扭曲在一起,身体彷佛背水束缚。我不太确定我是往哪个方向划去,那个当下,我竟然意识到生命可能就此结束。

所幸,最后挣扎划动是把自己带向池畔,心情也在指尖触碰到墙壁后冷静下来,拖着颤抖的身体想要尽快逃离那座泳池。我知道,若当时划动的方向是另一边,我真的会溺死。

「出发啰!」听到导游声音随即回神,我的专注力也重新放在前方队友的右肩上,一群人如同行军般陆续走进黑冷的大海中。下水后,虽然依稀可见前方团员,但我完全不知道队伍是往哪个方向游,只好紧跟着队友。是象徵性地在绕圈打转吗?还是往更深的水域游去?失去方向的恐惧就如同我在泳池溺水的那天,感觉是过了很久,导游才领着我们掉头往岸边游去。

回到沙滩后我下意识回头看那片大海,透过月光的指引,才发现导游手里抓着一只超大的活龙虾,岸上留守的其他团员则是既讶异又兴奋,在前方引导我们走入狂欢的派对,好似我刚刚恐惧的一切只是个通往惊喜的密道。几个小时内歷经期待到恐惧再到兴奋,情绪的波动因此鲜艳了视线,那晚有好多画面清晰地被我录进回忆里,此刻也正在我脑海里重新上演着。

生命中许多事就是这样,有些事很难再想起来,只能任由它在记忆里漂泊,或深或浅,等某天它自己浮现。而有些事,就算要忘好像也忘不掉,里头也许伴着愉悦,也可能是痛楚。

虽然这是发生在许多年前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活的堆积,我开始理解当时还模糊的感觉:多数时候,人对坏事的担忧皆来自于想像,人身的安全感虽然决定于环境,但心理的安全感终究决定于自己。如同岛上那片大海在失去光线后让人感觉特别黑,但其实它依然是早上那片大海,连绵的是同一片沙滩,若我在下水前一刻退出没有跟着去抓鱼,或许此趟的帛琉行就不再令我如此回味。

人生的许多时刻,也是如此。无论我们在害怕什么,还是在担心什么,甚至是不满什么,都是在事情的表面罩上一层自己的不安感,事情因而看起来特别危险,自己也看起来特别渺小,心情看起来更加纠结。

然后,匮乏感愈来愈重,活着的意义开始剥离,我们愈来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面对,烦恼自己不够好。

***

回顾目前的人生,我渐渐明白当时留存在帛琉行的这个体会:我们原本就拥有的事物,以及现在正在过的生活,其实已经足够美好。能拥有现在的生活,无论好的坏的,也应该为自己毫无保留地骄傲。许多时候人会把一件事想得太坏,导致焦点全放在那件事上面,任由周围原本就有的美好渐渐消逝,或是错过太多更好的可能。

如果站在高空俯瞰每个人的生活,多数人过的日子似乎很像。早上拖着自己起床,接着忙碌地追着时钟跑一圈,下班或假日就在悠閒与焦虑中度过。

久而久之,人会开始习惯这样的循环。生活一天一天地翻页,日子麻木地被时间推向前倒也省力,只是哪天想把人生剪辑成精华版,却讶异翻不出太多素材。

其实,生活的一成不变,很多时候才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努力过着稳定的生活,是因为你知道未来没什么是确定的,生活看似平凡无奇,却在一点一滴累积出更好的未来。或许我们无法成为这世界的独一无二,但永远可以是自己心中的与眾不同,可以持续学习变成更好的自己,但绝对不要否定现在的自己。

用心过好自己的生活,时间就会帮你过滤不好的事。生活注定会有许多的不完美,所以我们都要练习看见周围更多的好,因为那才是自己会喜欢的样子。

(本文摘自《在不完美的生活里,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

【作者简介】

艾尔文

作家、知识型内容创作者。毕业于交通大学电信工程研究所。29岁离职后展开了梦想与血泪交织的新生活。

身上理性与感性特质并陈的他,有着务实的理财头脑、专注细节的能力;长期受理科逻辑训练,但体内的感性却总蠢蠢欲动,让他敏感察觉心中柔软的那块,因此从2014年底,开始分享各种人生体悟,透澈的笔、写进心里的文字,像是最懂你的朋友般,同理共享脆弱不安、勇气与力量。不在原地逗留的他,2017年起发挥理性正向的特质,创立YouTube频道,分享对知识与自我成长的热爱,扎实内容让粉丝数快速增长。时至今日,他仍不断挖掘自己内心貌似衝突的各项特质,思索、平衡,反刍收获后分享。

着有《你,很好:接受过去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别让现在的坏事,赶走未来的好事》《你的梦想就是最棒的存钱筒》《下班后赚更多》《从零开始稳稳赚》等畅销书。

《在不完美的生活里,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
《在不完美的生活里,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
#帛琉 #励志 #生活 #自我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