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慢性病患者的脑中风风险很高,根据卫福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有高达9成脑中风的发生与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是生活中有不良嗜好与型态,例如抽菸、运动量不足等有关,其次才是年龄、家族史、性别等因素。所以,慢性病患者应该较一般人更注重脑中风的徵兆与辨识。
就有一名49岁男性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平常都控制得很不错,但是,某日早起外出时,感到身体左侧瘫软无力跌倒在地,原以为是日前运动导致无力,心想稍作休息就好,但在与家人聊天讲话无法讲清楚,紧急送医后发现竟是缺血性中风。
长期高血压、高血糖,增加脑中风发生率
台湾心臟学会名誉理事黄瑞仁表示,长期高血压使得血管壁得承受较大压力,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管阻塞,更会增加脑中风的发生率。根据台湾地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踪调查研究,高血压患者5年内发生中风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8倍 。而高血压患者往往也会伴随心房颤动等心臟疾病,因心臟无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缩,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程而产生血栓,发生脑中风的机率更是正常人的四倍以上。而且就算平常血压控制得当,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以2007~2017年全球57篇文献的系统性回顾显示,全球糖尿病患5成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其中脑中风和冠状动脉的影响更胜于其他疾病,最新糖尿病年鑑统计,台湾糖尿病患大约有2成死因是心臟病与脑血管疾病。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张恬君秘书长说明,长时间高血糖会导致血管病变,将导致早发性动脉硬化,进而增加脑中风的发生风险。根据台湾最新糖尿病年鑑指出,第二型糖尿病随治疗品质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糖尿病中风发生率却仍持平在7%以上。
及时送医、送对医,影响患者日后復原状况
台湾神经学会陈柔贤理事长指出,缺血性中风因为动脉供应脑部血液突然阻塞,脑部突然短暂缺氧,一旦晚1分钟送医,会造成上百、上千万的脑细胞损伤,脑部更恐老化3.1周;若延迟1小时,大脑将老化3.6岁 。脑中风的治疗便是透过施打静脉血栓溶解剂或动脉血栓移除手术,使血管、血流畅通,静脉血栓溶解治疗为目前临床上具即时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疗选择,若能在有效治疗时间内施打静脉血栓药物溶解剂,患者有高达4~5成的机会可恢復正常或是仅轻微功能受损。因此,脑中风抢救分秒必争,「及时送医、送对医」都是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復原状况。
就是因为抢救脑中风刻不容缓,所以快速辨别徵兆、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为首要之务。有鑑于此,台湾脑中风学会更在地化国际脑中风FAST的卫教标语,发展台湾脑中风徵兆的动态评估指标「微笑、举手、说您好」,融入后疫情时代日常生活中:
微笑:Face-突然间脸歪嘴斜
举手:Arm-突然间」身体单侧无力,手无法高举、脚无法抬
说你好:Speech-讲话不清楚
快打119送医:Time-记下发生时间,立刻打119送医
只要「微笑、举手、说你好」任一个动作无法轻易完成或有异状时,千万不要迟疑,尽速记下发生时间,立刻打119送医才是正确做法。
延伸阅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