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因此稀土也成了对抗西方国家的战略筹码。大陆工信部近日公布《稀土管理条例(徵求意见稿)》,释放大陆规范稀土行业管理,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讯号。陆媒指出,未来大陆可能採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开採、稀土冶炼分离。而从大陆进口近8成稀土的美国,日媒透露,目前已有公司与澳洲稀土生产企业联手,在德州建立一家稀土加工厂。

大陆《环球时报》报导,最近大陆工信部徵求意见稿共29条,明确稀土管理职责分工,稀土开採、冶炼分离投资项目核准制度,稀土开採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制度等,并强调加强稀土的全产业链管理,强化监督管理。其中提到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可以採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开採、稀土冶炼分离,因此引发多方关注。

报导并引述《南华早报》指出,稀土可以用于从智慧手机到电动汽车等多种产品的制造,以及石油提炼过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2019年占全球产量近63%,并拥有近37%的储量;2015年至2018年,美国约8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

儘管面临包括矿石质量和成本在内的挑战,美国已着手减少对大陆稀土的依赖。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美国蓝线公司与澳洲稀土生产企业莱纳斯联合,在德州建立一家稀土加工厂;日本也在寻求稀土的替代供应。

同时,大陆稀土业界人士在接受《环球时报》採访时表示,稀土辐射的产业链价值很高,这也是欧美、日本发达国家重视稀土的根本原因之一。但《管理条例》是对过去所有相关政策的一种系统展示和重申,主要意在规范国内的生产经营秩序,虽然里面提到了限制或者停止开採和冶炼的内容,但还是欢迎海外高科技产业来大陆。

厦门大学大陆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则表示,推出《管理条例》主要还是出于大陆对自身资源的管理和环境的保护。短期内或许会造成稀土价格的上涨,但如果未来新能源开发能持续创造需求,那么价格上涨就具备可持续性,从而带动国内外稀土生产。对此,美国《富比士》双周刊日前曾报导,大陆去年稀土出口从2019年的46330吨降至35448吨,也有为应对国内电动汽车新需求而进行储备的因素。

稀土是「稀土元素」或「稀土金属」的简称,是钪、钇及镧系元素共计17种元素的合称。大陆的稀土蕴藏量,约占全球的35%至40%;产量则是高达全球六成以上。

稀土经提炼为有色金属之后,可应用在冶金、石化、玻璃陶瓷、基础电子材料,以及通讯、电脑、医疗、光电、能源材料、电动车、航太科技、无人机和飞弹等尖端科技领域。

#稀土 #美国 #大陆 #出口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