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67岁罗姓妇人1年前因为胸闷及呼吸困难至丰原医院求诊,发现末期肺癌合併恶性肋膜积水,同时有骨转移引起腰痛与下肢无力,造成无法行走。经第二代标靶药物治疗后,病人呼吸困难及下肢无力的现象大幅改善,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拥有1年多良好生活品质。

今年4月罗妇再度双脚无力,检查后发现脊椎转移復发,肋膜积水变严重,经抽取肋膜积水,再次基因检测出T790M突变,适合使用第三代TKI标靶药物。治疗1个月后上述症状改善,抽血检查显示,肿瘤指标也降至正常范围。

丰原医院胸腔内科邱振峰主任表示,癌症已连续39年蝉联十大死因之冠,肺癌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一位,其中又以肺腺癌为大宗。肺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被诊断时多晚期,不抽菸女性比例高,而且有年轻化现象

邱振峰指出,肺腺癌已成为台湾女性最常见的肺癌种类,其中约5成肺腺癌患者属于EGFR突变,适用EGFR-TKI标靶药物治疗。

邱振峰说明,第一、二代EGFR标靶药物治疗成效良好,但大约1年多后,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抗药性,原标靶药物失效,肿瘤出现新突变,如果能再做一次切片,有机会发现新的突变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T790M,适用第三代EGFR-TKI标靶药物。

第三代标靶药物对于T790M基因突变治疗效果显着,约有60%以上的反应率,平均能再延长9至10个月以上的无疾病恶化时间,而且第三代标靶药物副作用较少,是肺腺癌治疗的新突破。

但是相对于早期肺癌较高的治疗存活率,邱振峰主任建议,对于有肺癌家族史或长期抽菸的高危险群,宜定期接受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检查,以利发现早期肺癌,避免有症状发生时变成治疗较棘手的晚期肺癌。

#标靶药物 #治疗 #突变 #肺腺癌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