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训期间,饮食并不丰盛,每天早上每个人能分到一点法国麵包、一小块奶油,有时候是巧克力酱或是果酱。法国的法国麵包和台湾的法国麵包有着截然不同的口感,不知道到底存放了多久,如果拿这麵包敲人的头,肯定会痛得哇哇叫。
这里的伙食说实话并不够维持一个正常成年人整天消耗的热量,况且我们还得承受大量训练,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得忍受飢饿;也有弟兄在集合讲话时,站着突然晕倒的情况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食物」都变得格外珍贵。有次,下士长叫我们集合,在大家面前介绍了一条狗,郑重表示这是他的狗,绝对不能吃牠,尤其中国人都被点名,「若是狗有个三长两短,你们都是头号嫌疑犯,准备一起陪葬吧!」下士长这样威胁着。
我们在农场训练时,身处荒郊野外,也没有太多食物来源,飢饿到了一定程度,来自文明的人,都可能变得很不文明,甚至从垃圾桶捡食物。印象中,有一位乌克兰人在整天厨房打杂结束后,在垃圾桶找到了一根长官丢弃的法国麵包――我们称之为「法棍」,直接就在大家面前吃了起来,不知道有多么让人羡慕。
在兵团里,吃饭也是门学问,即使绝大多数人都吃不饱,但仍有些挑食的人,如果吃饭时坐在他们旁边,当他们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吃完,剩下的你或许能分一杯羹。还有一些基于宗教信仰而不吃牛肉的印度教徒、不食猪肉的穆斯林,都是吃饭时应该「关注」的对象。
有一天我们的午餐是猪肉香肠,我旁边恰好坐了位突尼西亚人,理论上他是不吃猪肉的阿拉伯人,但是却看到他大啖香肠,于是我问他:「这不是猪肉香肠吗?你应该不能吃呀。」
他当时一脸正经回答:「这不是猪肉,是大象肉做的。」
我哑口无言,虽然当下有些不明其意,直到一段时间后才懂,他并不真的觉得那是大象肉香肠,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这样说服自己。毕竟如果不吃,没有足够的热量,他将难以挺过训练。
在这里没有太多实在的信仰者,有些阿拉伯人饮酒吃肉,有些人信仰上帝却仍然偷窃行骗,会帮助别人的人很少,尤其在困难关头,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江,自顾不暇,患难见真情的场景少之又少。
(本文摘自《如果那是梦想,再苦也要去》/好人出版)
【内容简介】前进或死亡!
这是法国外籍兵团的格言。意谓着,法国外籍兵团成员不论任何情况都会勇往直前,不怕冒险,敢于牺牲性命,只有死亡才能使这群男人停下。
有些梦想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实现,特别是要拿青春与生命挥霍的梦想,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当兵,几乎每个台湾男人都当过兵,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如果是到国外当兵,尤其是自愿到世上最着名的铁血军团当兵,这就特别了。
许逢儒,离开台湾的时候,刚满十九岁,普通高中毕业,服完了义务兵役。即使偶尔如同大多数年轻人对于未来感到迷惘,可是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加入法国外籍兵团。
「在朝向更好或更坏的过程中,快乐与悲惨是并存的。过程中你爬得多高或落得多低都无所谓,那并不重要,真正的重点是你要走的方向。」
许逢儒以英国作家约翰生的格言做为本书起头,他知道当温室的花朵躲在保护伞下的世界固然美好,但不是他向往的生活。成为法国外籍兵团的一员,是十七、八岁的他唯一的梦想,是他唯一想去的地方。年轻的他,想在真正男人的世界里,闯荡出一片天。
【作者简介】许逢儒
法国兵团名 HOU Fu。西元一九九五年出生,身高一七八公分。溪湖高中毕业后,于十九岁那年去了法国外籍兵团参军,于二○二○年退役。五年部队经歷,三年伞兵重型火力连,二年常规步兵反坦克部队,并曾在非洲担任战斗摄影师。退役后想成为一名演员,更确切来说是名强壮如席维斯史特龙,又能如同周星驰和成龙般喜感十足的动作演员。现在在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就读戏剧系,性格潇洒如风,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向着自己向往的方向前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