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每年含糖饮料导致全球新增超过220万例糖尿病,以及110万例心臟病新病例。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2020年近4分之1新增的糖尿病病例可归咎于含糖饮料。
该研究由美国塔夫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主导,并于6日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南非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哥伦比亚有48%的糖尿病新病例由含糖饮料引起,墨西哥有将近33%,而在南非,27.6%的糖尿病新增病例及14.6%的心血管疾病新增病例均与含糖饮料有关。
此外,在漠南非洲,1990年至2020年间,糖尿病和心臟病病例因含糖饮料而激增。该地区超过5分之1(21%)的糖尿病新增病例以及10分之1(11%)的心臟病新增病例都和含糖饮料有关。
含糖饮料因其快速消化的特性,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却几乎任何营养价值。长期饮用不仅会增加体重和胰岛素抗性,还可能导致与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相关的多种代谢问题。
论文第一作者、塔夫兹大学食物即药物研究所(Food is Medicine Institute)所长莫札法里安(Dariush Mozaffarian)表示,含糖饮料的行销和销售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为惊人,而且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往往缺乏应对长期健康后果的能力,所以公共卫生政策更应该积极介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8.3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中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则是全球首要死因,每年导致约1790万人死亡,其中75%以上的死亡案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非政府组织「Amref Health Africa」的非传染性疾病专家卡纳里博士(Catherine Kanari)指出,社群媒体的普及让含糖饮料更加受欢迎。尤其在城市地区,饮料厂商和网红联手推销含糖饮料,利用学校饮食教育的空白,助长年轻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依赖。她警告,糖尿病患者激增可能让本就资源有限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该研究呼吁各国採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包括推动公共卫生运动、限制含糖饮料广告及徵税。墨西哥一度是全球含糖饮料消费量最高国家,但在2014年开徵「糖税」,成为政策干预的先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