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外伤重症中心」近日开播,国民党立委陈菁徽观看后感嘆,护理人力长期不足早已是医疗沉痾,何况是日夜无休的急重症医疗?曾几何时,「医者仁心」变成「医者痛心」?健保的城墙慢慢崩塌是现在进行式,如果我们不多做点努力,又有谁来守护医师的初心和国人的健康?
「医护燃烧殆尽之时,当白袍已沾满疲惫之时,还有谁能拯救人命?」陈菁徽感嘆,还记得去年的「急诊之乱」吗?急诊室外张贴出的警语写着:「手术开刀,要等 3 个星期,等床要3至5天……」
陈菁徽无奈,台湾引以为傲的健保制度,在 30 周年前夕,却迎来 30 年来最严峻的医护人员大出走潮,导致病房关床、手术限时、急诊壅塞,看不到尽头。护理人力长期不足早已是医疗沉痾,何况是日夜无休的急重症医疗?
陈菁徽疑惑,曾几何时,「医者仁心」变成「医者痛心」?去年 6 月,亚东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朱圣恩曾发文描述,他们在极端人力短缺的情况下,成功抢救两名 OHCA 患者,那是一个燃烧殆尽的夜晚,若非其他科别即时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陈菁徽指出,这样的急诊困境,恰与韩剧《外伤重症中心》的剧情不谋而合,当医护人员在生死边缘奋战,不只是与时间竞赛,更是与医疗体制的窘境搏斗。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台湾医疗现场的现实,「若我们不正视并改善医护工作环境,未来当我们需要紧急救治时,谁来拯救生命?」
陈菁徽引述该剧男主角所说,「外伤重症,是谁都可能遇到的事」,相信大家和她一样,在过年期间一定都有用力追这部韩剧。在第一集,该剧就开门见山跟各位观眾投下一颗震撼弹,外伤重症小组的权学洙教授因过劳而死,直到男主角白江赫的出现,才补上悬缺已久的外伤重症外科教授位置,本以为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实际上等待男主角的却是重重难关,包含医院管理层的刁难、急诊人力的匮乏以及资源的不足。
陈菁徽说明,一个出身非名门拥有高超医术的医师,是如何衝撞体制,让社会看见外伤重症小组的重要性,这是这部《外伤重症中心》的男主角不断尝试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看见韩国医疗的困境,或许台湾尚未走到那个地步,但是健保的城墙慢慢崩塌是现在进行式,如果我们不多做点努力,又有谁来守护医师的初心和国人的健康?
陈菁徽强调,每位医护就像男主角一样是个努力不懈的英雄,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英雄们衝撞体制,而是政府必须主动针对医疗制度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她也会继续在立法院为医护们争取各项权益,无论是健保点值一点一元、医护的各项津贴、落实分级医疗、ICU和急诊给付合理化。因为这才是真正强化台湾的医疗韧性的唯一答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