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堪称「手摇饮王国」,很多人甚至每天都要喝1杯。对此,内分泌新陈代谢专科医师蔡明劼引述研究指出,2020年全球新增约220万例第2型糖尿病、120万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其发生都可归因于含糖饮料的摄取。特别是年轻人虽然罹患糖尿病的人数少,但更高的比例是与含糖饮料有关,值得注意。
医师蔡明劼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含糖饮料是所谓的「空热量食物」,也就是除了糖分之外几乎毫无营养价值。根据《Nature Medicine》2025年1月发表的研究显示,含糖饮料在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摄取量,已超过每日建议的游离糖摄取上限,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摄入量也持续上升。
蔡明劼说,研究中还提到,含糖饮料对于特定族群罹病影响更为显着,其中男性、年轻人、高学歷者及城市居民的风险较高。而含糖饮料导致的第2型糖尿病病例数,在45~49岁族群中最高,但比例风险在25~29岁年龄层中最高。另外,心血管疾病的绝对病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比例风险则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此外,蔡明劼进一步引用一篇发表于《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研究,阐述有关含糖饮料的致病机转。其促进体重增加,是透过在饮食中添加额外的液体热量、由快速吸收葡萄糖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可能透过激活多巴胺奖励系统;而增加罹患慢性病风险,是透过体重增加、血糖不良影响引发的风险因素,以及经肝臟代谢饮料中过量的果糖有关。
蔡明劼强调,鑑于不同族群的证据一致性和全球的高摄取量,减少含糖饮料摄取是提升整体饮食品质、改善心臟代谢健康的重要一步。因此,为了体重及健康着想,还是赶快放下手中的含糖饮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