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玛嘉烈医院近日疑似出现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群聚感染事件,已有3名医生染病,出现发烧、腹痛、腹泻,其中一名30多岁肿瘤科医生在2月4日发病,经住院治疗,仍在7日不治身亡,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主要是经由吃进遭污染食物感染,但也有可能经由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根据香港卫生署防护中心疫调,上述3名医师,都是服务于玛嘉烈医院肿瘤科,3名病人分别于2月4日、2月6日及2月10日发病,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1名30多岁的年轻医师,2月4日发病,2月6日入住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7日离世,其余2名病人病况不严重。

香港卫生署防护中心初步化验结果显示,3名患者中,1人的粪便样本对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阳性,其他2位患者的相关样本(包括去世患者)则呈现阴性。综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防护中心初步认为这起群聚感染,可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玛嘉烈医院方面已加强对院内员工肠胃症状的监控,并要求任何出现相关症状的员工即时通报,以便安排採检,院方也已全面消毒肿瘤科办公室。

香港卫生署防护中心网站资料指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病徵包括腹痛和腹泻,也可能会出现发烧、呕吐、出血性腹泻。少数病人的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併发症,虽然幼童和长者会较多出现严重病情,但任何年龄均有可能受到感染。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主要藉由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食或未经煮熟的肉类、受污染的蔬果、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等,但也可能透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建议,要防范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处理食物时应遵守食物安全5要点,包括选择安全的原材料、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彻底煮熟食物及将食物存放于适当温度。此外,应避免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或未煮熟的食物,并确保食物在进食前彻底煮熟至中心温度达75°C以上。

#大肠杆菌 #产志贺毒素 #医院群聚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