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版晶片法的搜寻结果,共42笔
据企业资料推估,台积电今年初估贡献税收将逾千亿元,遥遥领先其他企业,蝉联缴税王。且依财政部资料显示,营所税申报自缴税额较去年申报金额略为增加,财政部官员解析,主要还是经济成长、企业获利增加所致。
《台版晶片法》(产创条例10-2)让企业省税多多,主管机关表示,由于适用产创10-2的研发抵减有包括实质税率须达一定标准在内的相关条件限制,粗估今年适用家数应该和去年差不多,维持在3家左右。
有台版晶片法之称的《产业创新条例》10-2条去年营所税申报首度适用,依财政部最新统计,去年企业符合产创修例的研究发展支出达3,390亿元,除首度突破3千亿元创下歷来新高,较前一年度更大幅增加34%、864亿元。
立法院15日审议《产业创新条例》修正案,针对产创10-1投资抵减上限,原行政院修法版本为18亿元,立委加码大放送,修正为20亿元后送出财委会,较过去的10亿元等同「倍增」。
第12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16日登场,首日聚焦智慧科技、创新经济。不少业者大老提出建议都锁定人才教育与资金。认为应该提高科技预算、扩大租税优惠,以及改善大学教授薪资待遇等。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4日发表「2024年白皮书」,除表达期盼放宽研发费用或设备支出门槛,让日商适用台版晶片法案,也设定2030年台日贸易金额增1.5倍、双边投资额分别达到每年20亿美元以上等目标,盼活化货物、金钱及人民流通;同时也新增14个项目及延续去年度尚未解决的30个项目,共有44个项目诉求。
攸关企业投资抵减的产业创新条例10-1条,经济部4日预告修法提出三大重点,包括实施时间延长五年至2029年底、投资抵减支出上限自10亿元拉高至18亿元,以及投资项目则自原本的智能、5G扩及至AI和节能减碳。
台湾科技产业于全球科技业供应链扮演独特性与不可取代性之重要关键角色,近年神一般的存在已成为国际经贸链结之重要瑰宝。为强化台湾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巩固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产业创新条例》乃增订第10条之2即俗称《台版晶片法案》并于112年度开始施行,对于台湾境内进行技术创新且居国际供应链关键地位之公司,凡符合一定要件者,投资于前瞻创新研究发展支出金额可适用25%投资抵减,其购置自行使用先进制程之全新机器或设备支出金额如达一定门槛(无金额上限),可适用5%投资抵减。
申请《产业创新条例》10条之2(台版晶片法)抵减,将不只看研发费用和密度,「有效税率」可能成为最后一块挡门砖。财政部表示,特别是享受诸多租税优惠的公司,在台湾更应缴纳合理的税负,「维持对财政的基本贡献」。
产业创新条例第10条之2规定(俗称台版晶片法案)首年申请适用,巩固我国关键产业供应链核心地位,鼓励根留台湾,112年度为投资抵减优惠实施首年,据经济部表示共有4家企业申请适用。财政部强调,公司符合上开各项适用要件者,不限产业类别,均得申请适用。又公司未符合上开适用要件,致无法适用前瞻创新研发投抵及先进设备投抵优惠,如符合产业创新条例第10条(研发支出投资抵减)及第10条之1(智慧机械等投资抵减)规定,仍可适用该二条投资抵减优惠,有助产业均衡发展。
为了巩固台湾供应链核心地位,去年推出《产创条例》10之2,俗称台版晶片法,今年首年度申请,根据经济部公布,有4家提出申请。而扣抵的税额,大约300到400亿元,与经济部预估的税损差不多。
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称的《产业创新条例》第10之2条租税抵减「吃硬不吃软」,优惠硬体生产厂,独漏IC设计业。联发科11日叫屈表示,并未受惠台版晶片法的租税优惠,呼吁政府单位扩大租税抵减的范围。
被称为「台版晶片法」的《产业创新条例》第10-2条已经在5月31日受理截止,有4家业者递件申请,预计在7月中下旬开始审查,外界原先认为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IC设计龙头联发科有望申请适用,不过联发科11日表示,希望能放宽抵减上限,更能发挥政策美意。
行政院推动的产业创新条例第10-2条,被称为「台版晶片法案」,首批有4间半导体厂申请,并适用租税优惠,业界分析联发科有机会适用;联发科11日澄清,未受惠租税优惠,仍盼财政部参考其他国家的租税抵减趋势,更能发辉政策美意。
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称的产创条例第10之2,首批共有4家半导体厂申请适用租税优惠,市场认为联发科(2454)相当有机会为其中之一,对此,联发科最新回应指出,并未受惠租税优惠,公司长期投资台湾,财政部若能参考世界各国,扩大租税抵减,则可以提供更多台湾IC设计业者实质助益。
行政院推动的产业创新条例第10-2条,被称为「台版晶片法案」,首批有4间半导体厂申请,并适用租税优惠,业界分析联发科有机会适用;联发科11日澄清,未受惠租税优惠,仍盼财政部参考其他国家的租税抵减趋势,更能发辉政策美意。
护国神山台积电(2330)扮演硅经济火车头、助推半导体产业发展,2023年全年营收达新台币2.16兆元、史上次高;外界预估,换算周边附加价值,将有望贡献台湾整体GDP之8%以上。近期财政部公布营所税结算申报概况,缴税一哥仍由台积电蝉联,台积电指出,有效税率较民国111年度再增加3.4个百分点,且民国112年度实徵金额及比例将会再高于前年。
5月申报所得税结束,2023年度企业缴税王仍是台积电继续蝉联,估计所缴金额近1000亿元,不过较2022年度突破千亿水准略减,估计受惠于《产创条例》第10条之2,俗称台版晶片法租税措施今年适用所致。
护国神山台积电「护股也护税」,财政部最新统计的营所税结算申报概况,北区国税局辖区内企业自缴税额2,393亿元,经交叉比对企业财报等资料,近半贡献来自台积电,台积电税金近千亿元,续居营所税缴税王。
各国争相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全球晶片大战烟硝瀰漫,拜登政府砸大钱补贴,寻求晶片制造回归美国本土。但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台湾及韩国两大晶片生产重镇,仗着成本低、供应链稳固及关键技术根留国内,仍握有凌驾美国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