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环境荷尔蒙的搜寻结果,共61

  • 吃十字花科蔬菜3个月 医曝乳癌女惊人变化 烹调3撇步营养最多

    吃十字花科蔬菜3个月 医曝乳癌女惊人变化 烹调3撇步营养最多

    十字花科蔬菜是知名的防癌食物。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分享有一位乳癌患者,体内的环境荷尔蒙邻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谢物偏高,他请女子多吃十字花科蔬菜,3个月后,女子的检测数据明显改善,女子也说「精神变好了,皮肤也变亮了」,他提醒吃这类蔬菜时,注意切碎、轻蒸与加萝卜泥3个小技巧,可吃进最多的营养。

  • 乳癌转移无须绝望 健保新给付药成曙光

    乳癌转移无须绝望 健保新给付药成曙光

     50岁的阿丽(化名)罹患荷尔蒙阳性乳癌,歷经抗荷尔蒙治疗与化疗,癌细胞仍转移至肺部,肿瘤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一度面临呼吸衰竭。经病理检测确认属于HER2弱阳性后,医疗团队建议使用新一代抗体药物复合体(ADC),让她病情逐渐稳定,得以重新回到家庭与日常生活。

  • 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塑化剂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用品,长期暴露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医师洪永祥指出,有研究发现台人体内的塑化剂浓度比欧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剂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代谢,甚至与乳癌、子宫内膜癌相关,还会直接伤肾、透过恶化代谢环境间接加速肾病变,日常10种生活习惯都藏有塑化剂陷阱,包括边滑手机边吃东西、 常喝热与酸的外带手摇饮、常吃外带油炸食物、坐在塑胶地垫吃东西等。

  • 极端少卵女性 靠人工生殖添丁

    极端少卵女性 靠人工生殖添丁

     音乐工作者林小姐约40岁步入婚姻,开始备孕计画,却被判定为极端少卵个案,医师告诉她「你已经快没卵了」,令她感觉晴天霹雳。为了生小孩,她花了2年时间努力尝试人工生殖,取卵过程屡屡挫败,直到医师量身制定排卵刺激剂量与治疗组合,才成功诞下男宝宝,如今儿子已经3岁。

  • 环保杯20年没坏 谭敦慈点名NG材质:吞毒下肚

    环保杯20年没坏 谭敦慈点名NG材质:吞毒下肚

    自备环保杯省钱又健康。无毒教母谭敦慈表示,她使用的环保杯已20年,是属于不锈钢材质,不过,因为瓶盖内侧是塑胶的,建议水装7分满就好,以免长期浸泡造成塑胶老化;至于塑胶水壸,也是可以用的,但有个最大原则,就是买透明的,五顏六色的塑胶容易脆化,不建议使用。

  • 大学分科测验 化学试题创新偏难

    大学分科测验 化学试题创新偏难

     114学年度大学分科测验11日举行第一天考试,今年分科测验全国有3.9万人报名,首日登场4个考科均为理组科目,依序举行物理、化学、数学甲与生物考试。其中物理、数学甲与生物出题难易适中,尤其数甲的阅读量少于往年,考题「前易后难」,有助学生建立答题信心;生物则是没有时事题,但化学偏难,考生除得熟读课本,还要能灵活运用所学及耐心完成计算题,须小心谨慎。

  • 分科化学偏难 图表题增多、重视生活应用与探究能力

    分科化学偏难 图表题增多、重视生活应用与探究能力

    114学年度分科测验于今(11)日举行第一天考试,第二科考科为化学。高中老师均认为,整体试卷偏难,考题具有鑑别度,考生除熟读课本外,尚须灵活运用所学,以解决生活化与科学探究问题。

  • 通勤时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体异味大公开

    通勤时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体异味大公开

    有味道不一定脏 但可能生病!

  • 防晒乳竟藏致癌风险 医师也中镖 保命4招一次看

    防晒乳竟藏致癌风险 医师也中镖 保命4招一次看

    炎炎夏日,少不了涂抹防晒乳预防紫外线伤害,令人意外的是,防晒乳中竟含有致癌疑虑的二苯酮-3(Benzophenone-3),甚至就连医师也中招,检查发现体内指数竟超标100倍,专家告诉CTWANT,可优先选择阳伞、衣物防晒,若要使用防晒乳,一定要慎选合法品牌,同时涂抹薄薄一层、最后彻底卸妆清洁,只要掌握上述4招,就能降低防晒乳致癌疑虑。

  • 塑胶水壶买错恐吞塑化剂 食药署教挑选撇步 1标示别碰

    塑胶水壶买错恐吞塑化剂 食药署教挑选撇步 1标示别碰

    随着环保意识抬头,许多民眾出门时会自备可重复使用的塑胶水壶,食药署提醒,塑胶制品常添加塑化剂,若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建议民眾选购时应优先挑选不含双酚A的产品,若无法辨识材质或编号,则不建议购买,同时也应以中性清洁剂清洗,避免使用菜瓜布及紫外线杀菌,以减少刮伤与材质劣化,延长使用寿命。

  • 10年性早熟病例翻倍!塑化剂无所不在 医:拖鞋也中镖

    10年性早熟病例翻倍!塑化剂无所不在 医:拖鞋也中镖

     大陆传出抽检儿童凉鞋,发现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3至500倍,引发儿童健康隐忧;茂盛医院不孕症科医师张其真指出,根据健保署资料,台湾儿童性早熟的病例数从2009年到2018年间人数倍增,疑与孩童长期接触塑化剂有关。茂盛医院皮肤科医师锺佩宜则建议,家长应选购具品牌与认证的产品,同时呼吁政府应加强对儿童用品中塑化剂含量的监管。

  • 性早熟女孩多于男孩10倍 医曝饮食作息是关键 需三管齐下

    性早熟女孩多于男孩10倍 医曝饮食作息是关键 需三管齐下

    随现代饮食生活习惯改变,儿童性早熟现象愈来愈常见,女孩发生率为男孩的10倍,医师表示,改善性早熟虽可透过西医或中医疗法调理身体,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做起,除避免高油、高糖、高加工食物,也要培养每日30分钟以上规律运动,尽量晚上10点前入睡,有助生长激素分泌与骨骼健康发展。

  • 女医体内塑化剂超标100倍 嘆爱用1物害的:猜都猜不到

    女医体内塑化剂超标100倍 嘆爱用1物害的:猜都猜不到

    塑化剂可能干扰荷尔蒙,造成身体慢性发炎。家医科医师陈欣湄自曝多年前她发现体内塑化剂超标上百倍,追查祸首竟是来自她日常使用的防晒粉底液,「如果不是有检查,猜都猜不到」,提醒生活中的塑化剂无所不在,平日要多喝水与吃白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来帮助身体排毒。

  • 塑胶微粒囤脑害失智 医教2招排体外

    塑胶微粒囤脑害失智 医教2招排体外

    外带汤麵、喝瓶装水,现代人生活充满塑胶制品。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塑胶微粒可透过血液循环,囤积在肝臟、肾臟,甚至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风险。对此,他分享2招有助排出体内塑胶微粒的方法,包括「水煮沸后再饮用」及「补充益生菌」。

  • 狂做重训不长肌 未必蛋白质不足 专家:3食物多吃

    狂做重训不长肌 未必蛋白质不足 专家:3食物多吃

    有些人积极重训,也注意蛋白质摄取,但肌肉量就是无法提升。营养师吕美宝提醒,这有可能是压力大、身体慢性发炎或受环境荷尔蒙干扰所导致,建议除持续重训与摄取蛋白质外,想要增加肌肉量,也要适度纾压,避免塑胶瓶盛热饮,另要多吃绿色蔬菜、莓果、橄榄油等抗发炎食物,减少身体内耗。

  • 常吃1类食品 恐毒癌上身 医:少碰这些早餐

    常吃1类食品 恐毒癌上身 医:少碰这些早餐

    现代人生活充斥着环境荷尔蒙。家医科医师李唐越表示,环境荷尔蒙是一种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对健康恐如「慢性谋杀」,可能诱发肿瘤、癌症,而包括床垫、沙发、不沾锅、汉堡包装纸、塑胶制品等,都潜藏着环境荷尔蒙危机,建议要少用一次性食材包装物,新衣服先洗过后再穿。

  • 8岁女童甲状腺异常 医揪牙膏出问题 急喊避开两成分

    8岁女童甲状腺异常 医揪牙膏出问题 急喊避开两成分

    给孩子的洁牙产品中,你会特别选带有「抗菌」字样的吗?若含有三氯沙,可能会造成孩子甲状腺功能异常。医师刘博仁指出,有8岁女童因情绪不稳、注意力难集中前来求诊,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轻微亢进、尿液三氯沙浓度超标9.9倍,追查后怀疑是平常使用的漱口水、牙膏导致。建议购买个人清洁用品时,避开含有Triclosan(三氯沙)、Triclocarban(三氯卡班)成分的产品。

  • 手摇饮恐有塑化剂风险?消基会:30件样品仅1件检出

    手摇饮恐有塑化剂风险?消基会:30件样品仅1件检出

    手摇饮对不少国人来说是生活必需品,根据统计,2024年1至6月饮料店营业额达660亿元,然而目前许多消费者仍会选择使用一次性饮料杯,就有消费者担心塑化剂溶入、饮品混入甜味剂,对此消基会抽样双北30件淋膜饮料杯,仅一件检出塑化剂,不过其剂量远低于政府法订标准,甜味剂亦未检出,但仍提醒民眾,食品器具容器以挑选不銹钢类、陶瓷类或玻璃类为优先。

  • 民团揪错 四接土壤爆多氯联苯污染

    民团揪错 四接土壤爆多氯联苯污染

     基隆协和电厂四接环评大会26日召开,民团指称台电及环境部隐匿特定资讯、土壤遭「多氯联苯」污染,恐影响人民内分泌及生理系统,甚至整本评估书「少了第6章」都没人发现,呼吁环评退回重审补齐资料;对此环境部长彭启明表示,缺少章节为网路问题已修正,会议也不会延期,至于土壤污染将交由台电回应。

  • 四接环评「少300页资料呒人知」 民团喊话环境部:退回重审

    四接环评「少300页资料呒人知」 民团喊话环境部:退回重审

    协和四接环评大会将于26日召开,却屡被民团质疑有缺失,民团列举「补件仅用16天」、「会议限制发言人数」、「评估书第6章缺件」、「恶意隐匿污染土壤」等问题,对此民团也呼吁,环境部应取消明日环评大会,要求台电补正缺漏资料,并退回专案小组审查,否则将破坏环评的公信力。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