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棺材」的稱號是德國人說的,原因是西德山區氣流不穩,曾遇過F-104 在一天內四架撞毀,西德國會群起反對軍方再使用F-104戰機﹔然而台灣卻從西德買來一批F-104G型機,結果這批飛機卻是德國人封存的倉儲機,修護人員還從封箱內抓出一堆死青蛙、死老鼠。
在台灣,F-104失事頻傳,早年軍方封鎖消息,外界還不得而知,根據統計,F-104戰機已造成八十四位飛行員殉職,1978年底至1979年底,即六次失事,損失八架飛機,六位飛行員喪生。
而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早已於1972年停產該機,F-104成為各國航空博物館的古董陳列品;但在台灣卻仍是空軍第一線的主力戰機。空軍透過各種管道向巴基斯坦等國購買退役的F-104,來更換零件,空軍內部將這種做法比喻為「死刑犯的捐贈器官」﹔一位基地隊長形容說:「台灣的F-104除了編號沒換,其他部份都換過了」。
F-104在台灣服役35年,可謂垂垂老矣,經過各種的延長壽命做法,國外訂為飛行安全時數4,000小時的F-104,台灣卻訂在6,000小時,甚至還更高。
在物質缺乏的年代,早期的飛行訓練,灌輸飛行員要有「護機」的觀念,飛行員孫國安(飛F-104 3,115小時,世界第一)自己的一次失事經驗,是在一次惡劣天氣中飛行,機身的高溫產生火警把所有操縱電門燒掉,飛機的儀器板指示都失去訊號,起落架也放不下,當時,他顧慮飛機在本島內飛行,若摔落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區將造成嚴重傷亡,一直熬到空曠地區才勉強降落;當時一個救援人員不小心摸到機殼,整隻手都燙焦了
F-104也有「WIDOWMAKER(寡婦製造機)」之稱,飛行員被冠以「玻璃丈夫」。孫國安的太太駱思媛回憶說,當年她和孫國安交往時,她的哥哥即警告說:「這種丈夫很容易碎掉。」要她慎重考慮。F-104飛行員沈先康上校則形容自己的太太是「全世界最笨的女人。」
F-104的高失事率,讓飛行員人心惶惶,即使在這種打擊下,隊員依然要出門執勤,內心的衝擊只有當事人才能知曉﹔不幸事件也拆散了許多飛行員的家庭,甚至有二、三位飛行員在婚禮前夕失事,徒留傷悲的待嫁「未亡人」。
1996年6月24日,晴朗炎熱,新竹空軍基地刮著乾燥的風,飛行的好天氣。兩點正,兩架TF-104G凌空,返航時李俊斌和僚機還表演低空飛行。大俯衝下來的銀灰色機身有一行隱約可見的紅字:「價值台幣五一六四萬,來之不易,當心使用維護」﹔長日將盡,在藍天的背景下,機尾噴出兩道濃濃的黑煙,像是為老戰機時代做了一個註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