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在2014年遭到內需市場飽和的打擊,今年又有外銷遭關鍵智財權大廠追索權利金的外患,從小米被愛立信控告侵權、估值馬上縮水可以看出,專利權問題將對中國大陸2015年手機出貨成長性、財務結構造成影響;業界認為,權利金問題將使中國大陸手機產業在未來2~3年出現整併潮。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僅有26%,當時全球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還超過中國大陸;不過,隨著中國大陸電信業者力推千元人民幣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直線上升,2013年底已達83%,截至2014年第3季滲透率已高達89%,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值65%,與以美國為首的成熟市場相去不遠,換言之,就是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14年達到飽和。

包括小米、OPPO、酷派等新興的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以及華為、中興、聯想等從功能手機年代就已是巨頭的品牌,是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快速普及過程中的當然受惠者,然而,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飽和,想要繼續維持高成長,惟有外銷一途;自2014年初起,叫得出名號的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幾乎全數進攻印度市場。

但是這些業者要跨出國門,就必須正視手機關鍵智財權。據了解,近幾年中國大陸新興的智慧型手機業者對專利架構已有了解,卻普遍不願意針對關鍵智財權付權利金,甚至想大量申請以外觀、使用者介面為主的新式專利,來湊專利數量並蒙混過關。

業界人士指出,能透過歐洲、美國主要電信業者銷售的品牌如華為、中興等,才代表已支付權利金,外銷時不會受關鍵智財權大廠提告、禁售的影響,至於其他沒付錢的品牌,在中國大陸還可以靠政府挾著內需市場、以反托拉斯法強迫關鍵智財權擁有者低頭,但出了國門,就只能自求多福。

以小米為例,外傳小米最新估值超過460億美元,但業界人士表示,小米遭到愛立信提告禁售後雖然抗告成功,但提告就已使估值縮水,持續發展恐不利於日後籌資,高層才驚覺事態嚴重,決定面對。

但不是每個檯面上的中國大陸手機品牌,都有資源應付權利金。包括諾基亞、愛立信等對手機業者收取的權利金約是手機售價1~2%。財務狀況佳的大品牌如小米、OPPO、中興、華為有本錢,但對新品牌、掙扎求生的業者,就是沉重的負擔,可是若不付權利金,勢必越來越難跨出去,尤其內需已飽和。業界估計,未來2~3年就會看到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出現整併潮。

#中國大陸 #中國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