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成長主要動力來自外幣保單。金管會5日公布,今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共達新台幣2,424.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2%以上,且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51.4%,等於保戶今年投保的新保單每100元保費,就有一半是用外幣繳交。

今年前4月依舊是美元保單銷售量最大,有74.09億美元,即約新台幣2,223億元,占所有外幣保單銷量的9成左右;但人民幣保單成長率最高,比去年同期成長666%,主要還是台灣人壽等公司推出人民幣計價投資型保單,前4月大賣23.12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09億元);澳幣保單則在排擠效益下,前4月衰退47%。

美元傳統保單因為長年期責任準備金利率有2.5%,各壽險公司今年都以美元利變壽險為主力保單,宣告利率都有3~4%,加上首季美元匯率強勢,美元保單買氣居高不下,前4月美元傳統保單銷售46.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9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46%,也占整體美元保單的63%左右,剩下37%則是美元投資型保單,也有27.65億美元,同比成長157%。

今年人民幣傳統保單解除單一銷售限額,回歸所有外幣保單的控管額度,且人民幣匯率回穩、債券投資報酬率高,因此今年人民幣保單買氣明顯回升,尤其是人民幣投資型保單連結目標到期型基金,每年年化報酬率喊到5.99~6%,前4月新契約保費23.12億人民幣,占所有人民幣保單的94%,也比去年同期成長923%。

兩大幣別夾擊下,過往也受台灣保戶熱愛的澳幣保單,今年前4月僅賣出約新台幣97億元,投資型與傳統型幾乎各半,也都比去年同期衰退四至五成。

外幣傳統型保單從2008年開賣到今年4月,已累積逾新台幣4.4兆元的銷售量,約已占壽險準備金的21%,且有些公司外幣傳統型保單已逼近準備金的25%,必須向金管會申請額度,否則就會占用到自己的國外投資額度。

#新台幣 #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