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空氣汙染來源,分為境內產生(如工廠及發電廠)及境外移入(如中國大陸)兩者,其中只有不到3成5是來自境外,其餘都是境內自產,主要來源為工業生產、車輛、河川揚塵、燃燒廢棄物 (稻草、木材、垃圾)等。

要改善空汙,最直接的方式,當然是直接管制工業生產與車輛的排放標準、禁止非法燃燒廢棄物,並且管制河川揚塵等。但是要積極改善環境、淨化空氣,「樹木」扮演重要的角色,卻被嚴重低估。

台灣曾經經歷過「與樹爭地」的時期,不只台灣,歷史上每個國家在發展的階段,都曾經為了農、牧或工業開發與樹爭地,在全球留下沙漠化或半沙漠化的永久地貌,導致環境因此不再適居。即使到了21世紀,美國加州、澳洲中部的野火、亞馬遜雨林大火等自然或人為蓄意釀成的大火,仍不斷在摧毀地球環境,加劇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速度。

木材是二氧化碳最佳之貯藏庫,即使經過砍伐或是焚毀後的林地,如果即刻再進行造林,再生林木之生長也可以繼續發揮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碳素之功能,讓環境生生不息,永續利用。

除了固碳,樹木也可以淨化空氣。研究表示,植物對汙染氣體(包括有硫化合物SO2等)、氮化合物(NOX、NH3等)、碳化合物和其他無機氣體、有機氣體等有吸收的能力,台灣常見的台灣

櫸、苦楝、印度紫檀、黃連木、小葉欖仁、瓊崖海棠等,都是淨化空氣的高手。

此外,樹木根系有助水土保持,枝葉可以捕捉揚塵,蒸散及遮蔭作用也可以改善空氣的溼度與溫度,調節微氣候,讓城市更宜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顯示,一座城市要有20%以上的樹冠覆蓋率,才能抵銷柏油路發散的高溫,是維持居住健康的指標。2018 年 7 月 22 日,倫敦正式成為全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城市(National Park City),成為城市綠化的全球模範。

2020年,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也提出「臺北樹都」市民運動,呼籲充分利用公有閒置空地、公園預定地與都更釋放的空間,10年內在台北種下50萬棵樹,把市區的綠覆率從只有1.3%,提高到20%,為所有臺北市的樹木爭取生存權利,也為市民創造更多寶貴的綠色資源。

環品會同步呼籲臺北市政府修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2.0版」,擴大樹木保護範圍,成立樹木保護的專責單位與樹木保護與發展基金,並讓市民有機會成為樹木「代言人」,為樹發聲、捍衛樹的權利。

#揚塵 #台灣 #淨化空氣 #城市 #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