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缺水問題,經濟部近日允許竹科「鑿井取水」,顯示科技業水情嚴峻。對此,專家們認為,由於政府已經積極解決缺水問題,加上廠商早已建置用水回收系統,水情短期內還不會傷害到產業,但如果到了4月、5月梅雨季,以及之後的颱風季降雨量很少的話,屆時就較令人擔心。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指出,通常每年這個季節都會遇到缺水的問題,但是到了梅雨季節、颱風季節時,水情就可以獲得緩解,目前看來,政府也已經積極協助廠商解決用水問題,因此,短期內產業缺水可以獲得解決。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認為,產業並非首次遇到缺水的問題,過去廠商就有相關的經驗,所以半導體廠商早已經逐步建置廢水與用水回收系統。
以台積電來說,在竹科、中科、南科等三大園區的用水量每日總共超過15萬噸,約占科學園區的1/3使用量,節水成效逐年升高。
黃文清表示,台積電有完整的回收系統,幾乎90%以上的用水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即使水情再惡化,半導體業也都另有配套措施,包含買水等。
其他用水量較大的產業,如印刷電路板和面板業主要的工廠都設置在中國大陸、在大陸生產,台灣中南部缺水的問題,也尚未衝擊到這些廠商。
對竹科鑿井動作,專家們認為,以政府的角度而言,不能僅考慮產業,還要考慮民眾的心情,「鑿井取水」的說法可能是想穩定民心;真正攸關科技業的用水難關,後續要看4月、5月梅雨季,以及之後的颱風季降雨狀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