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目的在於全面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也等於指明大陸下一步的產業發展藍圖,引起外界關注。
新華社10日晚間公布「綱要」全文。「綱要」指出,要在人工智能、量子資訊、生物技術等領域,開展標準化研究。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大數據、區塊鏈、衛生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領域,進行技術研發、標準研製與產業推廣,加快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此外,還要研究制定智能船舶、高鐵、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機械人等領域關鍵技術標準,推動產業變革;另要適時制定和完善生物醫學研究、分子育種、無人駕駛等領域技術安全相關標準,提升技術領域安全風險管理水平。
「綱要」提到,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加速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範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
此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另,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加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與產業技術基礎標準建設,加大基礎通用標準研製應用力度;開展數據庫等方面標準攻關,提升標準設計水準,制定安全可靠、國際先進的通用技術標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