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之聲16日報導,會中有觀眾提問:要怎麼做才能保護台灣的民主?佛格爾指出,為了保護台灣民主需做到兩件事,其一是「信號效應」,將台灣納入低於國家承認水平的國際組織。他坦言,特別是過去幾個月對抗新冠疫情如此成功的台灣,被摒除於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他認為是非常奇怪、非常錯誤的做法。
其次,佛格爾認為,應成立自由市場民主國家的全球價值共同體,在這種體系中與國際夥伴更密切協調,並共同討論若中國威脅要對台灣進行軍事侵略甚至入侵台灣,應如何予以反擊,「因為當然不能發生這種情況。」
施密德則表示,「台灣人民應能在沒有脅迫的情況下,自己決定前進的道路。」他建議,在不承認台灣獨立的前提下,嘗試加強台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包括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同時在低於承認台灣獨立門檻的程度下,與台灣在科學、政經領域保持密切聯繫。
施密德說:「有一點不應被低估的是,台灣在經濟上與歐盟與德國的半導體工業與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也非常相關。」
另,佛格爾強調,新聯邦政府應重新審視與中國關係以及對中國經濟依賴。他指出,歐洲目前的工作應是在未來幾年內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並提倡與非中國的經濟體達成進一步自由貿易與投資協定。
綠黨議員、歐洲事務專家勃蘭特內爾(Franziska Brantner)更具體以能源技術轉型為例,表示「我們需要的許多技術與應用領域都仰賴儲能、電池、稀土」,而中國已戰略性地掌握了多數資源,未來歐洲要如何不牽涉到主要依賴貿易項目的情況下,進行轉型,是一大挑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