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11、12月是國際重要生醫年會舉行旺季,相關研究成果的釋出亦可望帶動市場投資氣氛,統計過往10年,主要生技指數在11月至年底的表現皆不俗,其中又以NBI生技指數平均漲幅近5.38%、勝率90%表現最佳,建議投資人不妨以相關ETF來介入布局,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NBI生技(00678)基金經理人林孟迪表示,生技醫療產業併購與IPO事件持續熱絡,併購件數創歷年波段新高,今年來近400件,而各類藥物與療法的研發也持續進行中,以因應全球人口老化趨勢帶來的用藥與醫療服務需求。
整體而言,生技醫療產業未來在基本面依舊維持穩健向好的情況下,產業熱度可望吸引資金配置,推升相關族群股價表現,中長期多頭趨勢不變,投資人不妨多加善用相關ETF來順勢布局。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數位醫療在疫情的催化下,獲得各國政府、醫院大量使用,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逐漸成為醫療產業的新主流。許多數位醫療公司的服務進入商業化發展階段,營運模式趨於成熟,邁入有實質獲利的成長期。
資料顯示,未來三年,數位醫療產業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5%,超越傳統醫療和生技產業。
富邦基因免疫生技(00897)ETF經理人沈誌棠指出,時序已將進入11月,由於基因免疫生技主題坐擁藍海新趨勢的利基型產業,預期生技指數可望止跌回穩,加上每年第四季通常為生物醫療產業旺季,只要中長期產業的前景利基仍在,短期的修正反而提供長期逢低布局買點。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指出,「基因、疫苗、再生醫療」這三大生醫投資,是全球現在及未來最受關注的市場焦點,尤其在基因技術領域,現階段基因定序成本約新台幣3萬元,未來有望降到3千元以下,隨基因定序價格大幅下降,甚至有望成為健檢中的普遍項目,因此,基因檢測未來將不再是富人才付得起的醫療技術,而這背後潛藏的偌大商機也即將引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