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甫落幕,聚焦氣候變遷與能源等議題,然中國大陸近期爆發全國大跳電,美國德州與德國近年也曾爆發大停電事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論及穩定供電之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教授布吉諾直言,核電是穩定且可調度的低碳排電力,適合作為基載,是最好的發電方式。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碳排國家,近來積極投入能源轉型,官方計畫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但近期爆發全國大跳電,引起外界質疑,是否能達到這項目標,不過美國、德國與英國近年也同樣爆發大規模停電事故。
布吉諾指出,能源轉型的挑戰不只存在中國,歐美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想要減少碳排放,最好的低碳發電方式便是核能與再生能源。
不過,布吉諾說,再生能源所包含的水力、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都是間歇性的供電方式,水力發電技術雖已發展純熟,但包含台灣在內,許多國家地區幾乎都已全數開發了,可擴充容量不多,並且受到地理與自然環境限制,並非各地都具備這項供電條件;至於風力與光電則更是無法大量提供穩定電力,風力儲能價格昂貴,因而無法成為基載,可見想要單方面以再生能源發電,仍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對於中國大陸爆發全國限電的情況,各界關注其能源政策現況,布吉諾直說,官方雖有意在2060達到零碳排的目標,但因應當前缺電困境,仍不斷興建燃煤場,全中國大陸核能發電占比僅5%,因此想要在40年內達到碳中和的目標,「very very difficult!」
布吉諾認為,中國大陸核能技術很進步,並且第四代核反應器研發非常成功,理應商轉使用,再加上具備充足的人才與研發能量,軟硬體資源充足,非常適合發展核能發電,只盼官方有心規畫,善加使用核能,便能在計畫時間內做到零碳排的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