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13日報導,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之一的英特爾先前曾提議,利用成都一家工廠生產矽晶圓,相關生產線本來可望在2022年底前啟動,從而減輕當前全球「晶片荒」的局面,為此,英特爾一直尋求美國政府的協助。

但知情人士表示,這項計畫在最近幾周遞交給拜登政府官員時,遭到強烈反對。對此,英特爾發表聲明稱,公司仍對「其他解決方案持開放態度,希望也能幫助我們滿足市場對半導體的高需求,這些晶片對於創新和經濟至關重要。」

事實上,當前美國政府對於科技業、金融圈、創投界等人士與中國走得太近,已是深懷戒心。華爾街日報報導,紐約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的分析調查顯示,2017年到2020年,美國創投公司、晶片業巨頭和其他私人投資者參與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58項投資交易,數量比此前四年高出一倍以上。

另自2020年以來,矽谷創投公司紅杉資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經緯創投、紅點創投位於中國的關聯公司,對中國晶片企業進行不少於67筆的投資。

報導稱,這些交易讓華府官員與議員們感到震驚,並讓美國先前為保持半導體技術優勢所做的努力遭遇到更複雜的局面,目前美方正在設法填補監管漏洞。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先前表示,美方正在研究美國對外投資流動的影響,他指出,「這些投資可能會規避出口管制的精神,或以其他方式增強競爭對手的技術能力,從而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拜登 #局面 #美方 #投資 #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