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變化
近年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變化

國內蛋荒未解,物價也持續上漲,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卻說,「物價上漲同時會帶動薪資上漲」,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昨天引用主計總處統計指出,去年實質薪資年減0.05%,是2017年以來首度負成長,痛批鄭運鵬幹話治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表示,受薪階層普遍的感受是,物價上漲,荷包變相縮水,民眾苦哈哈,嘲諷鄭運鵬不懂「民眾薪酸」。

主計處統計 年減0.05%

近期民生物資「漲聲」響起,民眾黨團日前質疑,政府只會要業者共體時艱「凍漲」,缺乏長遠規畫及應變措施。未料,鄭運鵬卻反批民眾黨「不能見樹不見林」,薪資上漲帶動物價上漲,除了物價外,薪資上漲對國人而言是正面訊息。

針對鄭運鵬稱物價上漲會帶動薪資上漲,蔡壁如昨引用主計總處1月最新公布數據打臉,去年1至11月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391元,年減0.05%,為2017年以來首度負成長,代表薪資追不上物價。

5年首次 實質購買力下滑

蔡壁如表示,如果鄭運鵬認為物價上漲是正面訊息,是否要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廢除物價穩定小組,讓物價自由漲,薪水才會跟著漲。

蔡壁如更說,如果物價漲會讓新資跟著漲,那麼,未來看到便當店漲價,就要覺得開心,因為業者是在幫忙加薪;以後也不用講通膨指數,只要講「被動加薪指數」就好。

凌濤說,台灣受薪階層所得普遍偏低是既定的事實,又因物價不斷上漲,導致2021年前11月工業及服務業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這是5年來第一次負成長,民眾實質購買力下滑。他直指,鄭運鵬號稱的基本工資「過度」調漲,是完全不知民間疾苦的說法。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鄭運鵬以今年基本工資調漲為例,去佐證自己稱「物價上漲同時會帶動薪資上漲」,看來鄭運鵬對經濟方面並不了解,因為通貨膨漲僅是政府或企業考量調薪的其中一個因素。

官員反駁 總薪資正成長

主計官員昨天則指出,雖然去年前11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但實質總薪資去年仍正成長1.03%,代表我國實質購買能力仍上升。不過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物價維持1%、2%上漲,代表消費意願活絡,應該正面看待,雇主加薪超過物價上漲,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受到疫情影響,原物料上漲、供應鏈不穩定,雇主在多重壓力考量下,近1、2年加薪相對保守,是造成薪資調漲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原因。

成之約解讀,當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即使薪資數據有成長,但實質購買力卻呈現下滑。

#負成長 #物價 #薪資 #蔡壁如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