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車市飽受晶片短缺之苦,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受創尤深。中國工信部28日表示,從重點汽車企業監測情況看,車用晶片供應好轉,但仍有一定缺口。工信步將進一步支持相關企業,穩妥有序提升國內晶片生產供給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缺芯(晶)」影響。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由於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1,020萬輛。亞洲地區的汽車工廠受到的衝擊最大,汽車減產量超過360萬輛,其中,中國的減產量約為198萬輛,約占全球汽車累計減產量的19%。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28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從重點汽車企業監測情況看,汽車晶片供應短缺情況雖然已在逐步緩解,但相對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需求和排產計畫來看,目前仍還有一定的缺口。

辛國斌指出,考慮全球主要晶片企業已經加大了車規級晶片的生產供應,新建產能也將於2022年陸續釋放,國內部分晶片產品供應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預計汽車晶片供應形勢還會持續好轉。

辛國斌說,下一步將加強生產合作。引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改善供應鏈布局,合理排產、互幫互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響。進一步支持整車、零部件、晶片企業協同創新,穩妥有序提升國內晶片生產供給能力。同時,國內應用測試評價體系還存在不足,這方面2022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中國近年力拚晶片自製率,晶片產量增速明顯增長。2019年,中國生產約2,018億塊晶片,年增16%,2020年、2021年分別生產2,614億塊、3,594億塊,年增率也分別加速至29.5%、37.4%。

針對完善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辦法,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推廣積體電路的應用、品質評價規範,進一步加大在汽車、醫療、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推廣,以應用和市場來牽引積體電路產業快速發展。

另外,辛國斌表示,要「多措並舉」擴大消費,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等政策,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的支持政策。同時組織編制汽車產業綠色發展路線圖,要進一步強化資源保障,著眼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適度加快國內鋰和鎳等資源開發進度。

#工信部 #中國 #企業 #汽車 #辛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