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發展研究院昨公布最新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俄烏衝突讓地緣政治風險激增,引發大宗物資價格飆漲,去年第4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持續下降,卻未如預測在2021年10月觸底;民間消費仍不振,商業服務業首當其衝,內需市場顯得欲振乏力。
加滿50公升 年增290元油錢
俄烏戰火延燒,導致油價飆漲,影響國人的日常生活,下周國內油價將面臨連4漲的壓力;依機制,汽油預計調高每公升0.7元、柴油每公升受機制擋住,約漲0.1元;95無鉛新價將衝到32.9元。時隔近7年半,中油再度啟動緩漲機制,吸收一半油價漲幅。
布蘭特原油持續推升到每桶112美元高價;國內油價目前已經連3漲,95無鉛牌價為32.2元,依據機制,下周95無鉛牌價料調到32.9元,甚至可能一舉漲到33元,超級柴油新價會到28.6元;對比去年3月初,95無鉛一公升27.1元,以加滿50公升油箱為例,比起1年前,民眾等於要多付290元油錢,非常可觀。
停滯性膨脹 景氣預估下滑
商研院警示,俄烏衝突導致原油、大宗物資如小麥、玉米、黃豆等價格急遽飆升,世界恐引爆自石油危機以來,最嚴峻的「停滯性膨脹」風險,雖然台灣與俄烏距離遙遠,但原物料上漲,可能導致民間消費不振,商業服務業也受到衝擊。從商研院發布的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來看,預估景氣會持續下滑。
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表示,台灣長期積弱的內需市場,在這波COVID-19疫情肆虐、地緣政治衝突與極端氣候諸多因素衝擊下,雖有世界獨強的製造業生產與外銷成長,以及高經濟成長率,內需仍顯欲振乏力。
許添財直言,政府極盡所能的一再紓困與振興措施,雖有立竿見影的解渴作用,卻難見真正的內需產業轉型升級效果;現在疫情未見完全平息,2月24日俄羅斯大規模入侵烏克蘭,美加、歐盟、日本、澳洲紛紛對俄羅斯展開經濟制裁與金融凍結,地緣政治衝突將變本加厲,再這樣下去勢必讓醞釀通膨隱憂,連環引爆自石油危機以來最嚴峻的「停滯性膨脹」等不確定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