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公司降價動作成真,將影響聯發科的「雙寡頭」投資策略,大摩現仍維持對聯發科「優於大盤」投資評等,目標價1,280元不變,但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此一議題。

聯發科1日股價在盤中一度下殺至893元,終場跌幅0.55%,勉力守住900元關卡。 觀察三大法人的動向,外資賣超聯發科4,405張,投信買超339張,自營商賣超83張,合計賣超4,149張。

從3月以來,外資幾乎天天都賣超聯發科,累計已賣超3.66萬多張,聯發科今年以來股價大跌24.37%,呈現破底走勢。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挑戰,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庫存的去化,可能會延長到至今年下半年。且據相關媒體報導,在大陸智慧型手機通路庫存偏高的情況下,高通和聯發科可能會在5G SoC上展開價格戰。

另一方面,也有消息傳出,蘋果計劃在第二季生產的iPhoneSE,將比原計劃減少約20%的出貨量,這是俄烏戰爭之後,通膨持續升溫,已經開始削弱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現象之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降價是一個合理的擔憂,但是還不是事實。根據大摩的調查,大陸智慧型手機客戶確實收到一些要求降價的聲音,然而,高通和聯發科尚不願意滿足這一要求,因為SoC的降價,似乎沒有辦法刺激智慧型手機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認為,如果高通及聯發科同意降價,「產業雙寡頭」投資理論將會受到影響,聯發科股價可能會低於15倍本益比,惟目前聯發科本益比已經降至11.4倍。簡單地說,雙頭壟斷並沒有增強聯發科的訂價能力。

但是,如果聯發科能夠堅持其訂價策略(目前大陸沒有適合的本地5G SoC供應商),則聯發科的股價應會反彈。

為了滿足低端5G需求,大摩認為,聯發科可以推出入門級5G SoC,而不是降低當前產品的價格,以避免利潤流失。大摩持續看好聯發科,但建議投資人密切觀察事態的發展。

在大智慧型手機供應鏈調查當中,600美元(或3,500元人民幣)現在是Android和iOS手機最弱的產品價位。

智慧型手機市場似為M型分布,低於400美元和高於800美元的手機,表現相對不錯,但價格處於中間位置者,則不容易銷售,致使聯發科及高通近期智慧型手機用晶片的庫存天數偏高。

#摩根士丹利 #降價 #調查 #SoC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