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疫情捲土重來之際,「跑攤中」的陳時中說,羅一鈞請假回家洗衣服,讓他眼淚快掉下來。在通膨飆升萬物皆漲之際,陳吉仲說麵條漲價,可以改吃炒飯。這兩位紅人閣員,清楚演繹了何謂「為官者無法苦民所苦,社會就會走向全民皆苦」的定律。

馬英九在2014年說,政府會分享盈餘果實,協助員工加薪,帶動經濟成長,創造有感經濟。當時,身為民進黨立委的陳其邁批評,馬英九的有感經濟,事實是房價居高不下、失業率攀升、貧富差距惡化。

歷史果真會一再重演。當年馬政府對經濟的溢美之詞,如今全被蔡政府複製貼上,執政這些年,總是把經濟創新高、平均薪資破紀錄掛嘴邊,卻不談64%月薪不到4萬;老愛高舉居住正義,實際是迴避房價指數連續9年走揚、囤房稅仍束之高閣的事實;說要產業轉型、創造優質工作機會,去年全年失業率3.95%是近7年新高。

當總統與人民的距離愈來愈遠,底下官員自然有樣學樣。所以,當本土病例破百全民忙防疫,指揮官還能忙著跑攤小英之友會,笑談部屬忙到沒空洗衣服;當萬物皆漲成為事實,陳吉仲卻建議麵條太貴可改吃炒飯。整個政府像是晉惠帝上身,活在另個平行時空,冷眼旁觀人民何不食肉糜。

2012年,蔡英文首次競選總統時曾在臉書寫著,「這4年你過得好嗎?買得起房子嗎?」「油價、奶粉、泡麵、學費一直在漲,你受得了嗎?」「你是不是覺得愈來愈窮、愈來愈累,再4年你受得了嗎?」如今這些話若拿來自問自答,是否會有所自覺,笑著笑著就哭了?還是說,蔡政府迄今恐怕仍不曉得自己的苦民所苦,其實是全民皆苦呢?

#上身 #事實 #馬英 #改吃 #有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