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但根據經驗,地緣衝突外溢風險相對有限,美國經濟穩健增長態勢未變,就業與薪資持續回復,帶動消費動能無虞,且企業獲利續好,聯準會(Fed)鷹派也充分反應,科技業基本面與獲利面佳支撐,布局美股科技基金,後市績效表現仍可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全球科技創新趨勢,並未受到疫情或地緣衝突影響,包括電動車、AI、5G應用等面向,持續是各國政府致力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科技業在其中扮演領頭羊角色,相關企業成長性及獲利性仍值得期待。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居家辦公、線上教育、影音串流等更為蓬勃發展,投資操作續關注美股科技基金布局時機。
台新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ETF基金經理人王嘉豪認為,先前聯準會升息預期,已反應在美股震盪,但因升息也代表經濟與企業獲利支撐,正式啟動升息後,多頭往往能主導風險性資產攻勢。未來待俄烏情勢不確定性因素解除後,美股有望迎來大反彈,當前逢低謹慎加碼,可採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策略,掌握投資契機。
類股操作則聚焦「破壞式創新」趨勢,在滲透各產業的速度愈來愈快下,科技革命帶來的新增經濟動能相當強勁,未來三至五年持續為企業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切入點,看好5G、半導體、軟體、網路行銷和零售、AI機器人等長線成長爆發力。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2022年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修正幅度超過10%,科技股長期布局點浮現。且全球2021年第四季晶片供應漸好轉,全球車市逐步復甦,尤其電動車功率半導體,仍是電動車滲透率提升最大受惠產業,電動車以高壓電池、電控系統操控馬達運作、充電系統等,皆大幅增加功率元件使用量,純電動車功率半導體價值為燃油車3.7倍,後市潛力爆發可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