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分析,時序進入4月股東會旺季,具業績題材、高殖利率個股及先前跌深的電子股更有表現空間,短期市場仍舊震盪下,建議可採定期定額方式,鎖定「高股息、高科技」等雙高ETF,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亦能掌握公司股利政策公告的市場利多。
國泰投信ETF團隊副總經理鄭立誠表示,台灣近期疫情警報再響,但相較於去年疫情升溫對股市帶來震盪較為劇烈,2022年疫情溫和上升,提供市場調適時間,再加上是第二次面對,有更多的心理準備,對台股的影響相對小,只要未來不出現快速攀高,台股可望平穩度過。
預期4月行情將區間整理,隨時序進入股東會與除權息旺季,去年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表現亮眼,今年股息配發值得期待,具業績題材、高殖利率個股及先前跌深的電子股更有表現空間。
國泰投信表示,美國聯準會於3月份開啟升息循環後,市場預期5月有機會再升息2碼。根據過去兩次升息循環來看,台股平均含息報酬高達64%,若細分產業觀察,半導體、電子表現更勝大盤,報酬分別達87%、69%,而現金股利一向穩健的金融保險業平均報酬也有36%,由於台股類股輪動顯著,故投資上應著重產業的均衡布局。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詹祖光認為,台股有三大利多可期,第一項利多是經濟成長逐季向上,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6%,2022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約4%,主計總處預估,GDP與去年同期相較可能第一季的成長率最低,但之後會逐季向上。
第二項利多是半導體產業仍是2022年焦點,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發展。雖然近期PC、手機正面臨庫存調整,但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矽(SiC)、氮化鎵(GaN),具高頻、高功率、耐高溫、高電壓的特性,已廣泛應用在基地台、航太、電動車、鐵道運輸、電力系統等領域。相關產業以及公司,特別是具利基以及產業領先地位者,中長線發展依舊可期。
第三項利多則是台股目前本益比約14倍,且今年以來台股較國際主要股市抗跌,在本益比處於中性水位之下,投資價值浮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