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全球2022年經濟近四次預測
IMF全球2022年經濟近四次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14日警告,俄烏開戰導致全球通膨壓力高漲,加上新冠疫情延燒持續帶來衝擊,該機構將於下周報告進一步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

世界銀行與IMF訂於18~24日召開春季年會,IMF將在此期間發布《全球經濟展望》更新預測。IMF在1月時已將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調降至4.4%,喬治耶娃周四線上演講時預告此數據將進一步下修,理由是「我們正面臨一個接著一個的危機」。

她指出,全世界正處於「非常危險的時刻」。自1月以來,全球經濟前景急遽惡化,主因在於俄烏戰事及其衝擊。而通貨膨漲、貨幣緊縮,以及中國頻繁實施大規模防疫封鎖令供應鏈再度受阻,同樣對於經濟帶來傷害。

基於以上原因,IMF將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幸好多數國家仍將維持正成長。但喬治耶娃並未提供具體數據。

在俄烏戰事影響下,IMF將下修143個經濟體成長預測,這些國家約佔全球經濟產值86%。喬治耶娃警告,非洲、中東、亞洲與歐洲的糧食與燃料淨進口國,經濟成長遭下修幅度恐怕最大。

烏克蘭因戰事可能遭遇「災難性經濟損失」,遭西方制裁的俄羅斯經濟則會「嚴重萎縮」。

其他國家則必須承受商品價格狂飆、貿易摩擦與償債成本上揚的壓力。

俄國侵烏不僅衝擊全球經濟,更令先進國家通膨率攀抵40年新高,理由在於市場擔憂油氣供應恐中斷,畢竟俄國是能源出口大國。喬治耶娃表示,全球高通膨水平維持時間恐比先前預估來得更久。

數據顯示,英國3月通膨率觸及7%,創1992年以來最高。

美國同月通膨率攀抵8.5%,此為逾40年新高;歐元區3月通膨率年增7.5%,漲幅是連四個月創新高。

不僅如此,俄烏兩國約佔全球小麥出口的28%,俄國與盟國白俄羅斯占全球重要肥料鉀肥供應四成。戰爭導致穀物價格攀升,令依賴這些進口商品的窮國負擔加劇。

#戰事 #俄烏 #新高 #耶娃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