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企業綠色典範-大亞集團,深耕線纜產品超過一甲子,發展蛻變至今事業體已擴大至「能源串接」產業,包括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等事業都有涉獵,如傳輸用的電力電纜、能源轉換用的漆包線、能源產出的綠能發電事業、電力儲存的大型儲能微電網系統及綠電交易等,都已布局完成,積極搶占「能源串接」商機。
大亞集團今年邁入第67年,是國內唯一具備超高壓電力、電信傳輸及綠能、儲能與智慧製造技術的線纜領導品牌,從手機、電鍋、船舶、建築物、電廠、捷運、高鐵到電動車,都可看到大亞優質產品隱身其中,持續不斷提供穩定的力量,維繫連結著你我的日常。
大亞電纜產品在國內創下許多「第一」,包括:2008年第一家生產345KV超高壓電力電纜、2009年台灣第一家開啟PCV線纜無鉛化、2013年第一家拿到碳足跡標籤、綠色工廠無鉛化廠家、低煙無鹵產品第一家獲得經濟部國際綠色典範產品獎、第一家發行CSR報告書的線纜公司,長期貫徹綠色企業的職志,受到好評。
其實,除了專注能源傳輸、轉換的線纜產品外,大亞集團早於1992起即布局能源產出領域,分別於1992年、2000年成為台灣汽電共生及森霸電力的創始股東,投入天然氣發電事業;2014年再成立大亞綠能啟動太陽能發電,近年更強攻綠電,力拚成為臺灣最大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廠。
確實,大亞集團繼2020年台南學甲76MW太陽能電廠併網後,去(2021)年再於台南七股建置總裝置容量120MW、全台最大規模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該電廠第一期85MW將於今(2022)年底完工掛表,第二期35MW預計在明(2023)年第4季完工。屆時大亞集團旗下至少會有62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可達250MW,約可供應9萬戶家庭1年用電,每年可創造15億元發電收入,也將成為該集團穩定的收益來源。
大亞集團表示,未來將持續開拓合適的太陽能電廠及發展儲能和綠電銷售新事業;儲能部分如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即時備轉輔助服務與用電大戶儲能需求等,期望在再生能源產業與碳中和上,持續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伴隨能源產業的深耕,大亞集團更加重環境友善的推動,近年因為疫情而導致CSR(企業社會責任)與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議題獲得更多關注,然而大亞則早已將CSR、ESG植入在企業文化裡,從經營理念、使命到願景全面落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