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HIFU ablation),又稱「海扶刀」,成為無法承受麻醉開刀的癌症病患另一種治療選擇,然而仍有長時間手術造成皮膚、肌肉骨骼乃至臟器燒傷的風險。
目前海扶刀手術過程中,影響治療結果的因素相當多,例如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病灶深度、位置以及大小、以及病灶週邊血管以及鄰近組織的分布情形等,對臨床醫師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
國衛院馬克沁博士研究團隊耦合聲學、熱學、流體動力學三個場域和空化現象,開發新的數學運算模型可精準模擬患者患部,並結合多圖形處理器高效能運算加速分析速度,可以快速提供包含輸出能量、治療時間、治療路徑等臨床處置建議,幫助醫師訂定手術計畫治療參數進行治療。
研究結果顯示,該運算模型可提高海扶刀熱消融精準度,能減少近10倍的正常組織破壞,且治療時間也從數小時的評估,減少至2至3分鐘即可完成。
馬克沁表示,若能正式運用在臨床治療,除了可讓醫師更快速即時的了解患者的狀況,在降低周邊組織傷害的同時,也幫助患者更快的復原,未來可能延伸運用在其他實體腫瘤的治療模擬運算上,造福更多的病患,實現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