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理事長陳自成表示,鴨蛋在正常產量下是不會賠的,但養殖在飼料價格不斷漲價下幾乎失去利潤,加上天氣不穩定使得產蛋率也不盡理想。現在鴨蛋產地價約43元,假如市場訂單有增加,預期價格會再漲,但還是要看市場需求,畢竟價格和養殖成本不會成正比。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祕書長王建培指出,目前白肉雞三期料飼料每公斤約24元,飼料價漲勢必增加生產成本,目前白肉雞跟雞蛋價格尚可,但土雞價格卻已經虧本,推測近期土雞供應量足,但時序進入夏季後民眾吃麻油雞的需求大減,導致市場土雞需求量變低,價格自然也低。
有農民表示,政府去年稅收超徵4000億,如果拿至少500億,甚至1000億來補貼玉米、黃豆等,飼料成本就不會漲那麼多,農民獲利空間也就不會被壓縮太多,政府應該要把錢補貼在上游原料和畜禽舍升級等,如果都補在末端只是治標不治本。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根據得到的資訊,這波黃豆、玉米的漲幅到7-8月就會開始回穩,飼料價格也會下降,然而農民一定要有合理利潤才有生產意願,價格都會尊重市場機制。
陳吉仲說,政府除了採取營業稅減免外,也透過釋出30萬公噸的舊米、種植5萬公頃的硬質玉米,以及大幅推動甘藷格外品等成為飼料添加物,減少養殖業者的壓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