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國大陸暫停台灣鳳梨輸入,台灣鳳梨因此大批轉銷到日本、新加坡等市場,但卻屢爆出有黑心的問題,大大影響上述兩市場的外銷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標是訂給自己的,但至少在產地價上已經照顧到農民。
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今年截至至7月5日止,台灣鳳梨外銷量約2萬821公噸,和陳吉仲設下的3萬公噸目標還差9000多公噸,隨著鳳梨產季即將邁入尾聲,要達標恐不樂觀。
據農委會分析,由於銷往日本、新加坡等主要目標市場的海運航程不穩定,部分海運時間甚至較以往延長將近1倍,加上今年鳳梨生產期間遭遇多次豪雨等極端氣候影響,造成銷日鳳梨燻蒸比例提高,為確保到貨品質,外銷業者出口意願轉趨保守。
此外,近距離的香港市場受到疫情影響,買氣下滑,進口鳳梨等生鮮農產品大幅減少,是今年可能無法達到外銷目標的主要原因。
陳吉仲今(6)日出席「全國績優休閒農業區頒獎典禮」受訪表示,目標是我們給自己訂的要求,去年外銷日本約1.7萬公噸,今年截至7月初已經外銷2萬公噸到中國大陸以外市場,而鳳梨產地價格持續穩定增長,由2020年的20.47元,增加到去年的22.13元,而今年1至5月更提高到24.44元,希望外銷目標達成率越高越好,但至少在產地價格上已經照顧到所有的鳳梨農。
陳吉仲說,國內每年鳳梨產量約40萬公噸,外銷除了以鮮果方式外,基於日本和國內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明年鳳梨將改切片冷凍外銷,經過截切後配合-40到-80度以食品方式出口,透過截切、冷鏈技術、加工的調整,讓鳳梨可以更大幅度出口到中國以外的其他市場。至於銷日鳳梨品質不佳而仍對外銷售僅有零星個案,農委會均已介入了解及加強輔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