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情勢: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一句「笨蛋!問題在經濟」的勝選口號,在時隔30年後一樣適用,本次美國期中選舉前民調即顯示「經濟議題」將是選民們心目中的重中之重,而目前部分結果已傾向共和黨拿下眾院的多數黨地位,意味著大部分的選民冀望國會新人事能帶來新氣象。

平心而論,若2023年1月新國會上路時共和黨真的主張不對企業加稅,恐怕政策取向和擴張性財政也沒什麼分別,且聯準會(Fed)還在升息的路徑上,雖保美債會平安無虞,因此對市場而言,最好的情境反而是接下來一個多月的跛腳鴨時期,什麼大事都不做反有助市場平安。

總之,經驗法則已顯示選舉應被視為利多,另Fed決策層與主席聯手提出「升息速度減緩、但升息高度應當調升」的既鴿且鷹觀點,原意是用在因應經濟的滯脹風險,反倒引導了投資人取其中的短鴿成份,利用企業財報季已近尾聲、還有接下來的「跛腳鴨國會」與央行歷次會議間的空窗期,重拾風險偏好並作多股市等風險資產,力道之強連新台幣兌美元都再度跨進31字頭,也趁機緩解央行守匯的壓力。

短線而言,既然眾院由共和黨拿下已成定局,市場接下來先是等待參院膠著的選情釐清,以及即將揭曉的美國10月CPI能否如期降溫,都可能擾動短線漲幅已大的股市。

投資策略:

台股11月累計來上漲689點,漲幅5.32%,收復10月下跌474點失土。觀盤面,電子族群重回主流,9日半導體漲4.30%,電子指數漲3.25%,且大盤周MACD負值同步收斂,參考過往出現此一發展時通常伴有周級別的上漲行情,短則兩周,長則數月,預期台股本波反彈應還有高點,但須留意指數的KD指標已高達91,短線有過熱疑慮,且大盤波段漲幅已達千點,容易浮現獲利賣壓,雖然中期偏多格局已形成,但仍提醒短線拉高可先套現。

投資主軸上,電子產業的庫存多在第三季達到高峰,近期隨著庫存去化,有望在旺季來臨前再獲得短單的動能,因接下來美國消費季節熱度還待觀察,且一輪法說會後市場也多明瞭2023年第二季後基本面才有望落底,恐限縮近期評價續彈的空間,宜同步參考帶量突破的條件,並可關注晶圓代工、CCL等族群的續航力。

傳產方面,隨法說會上各公司陸續釋出未來一到兩季的展望,且當前正是第三季財報、月營收的密集公告期,有助市場釐清基本面與股價的比值關係,建議可從具備財報利多、題材豐富如汽車、生技等相關個股,逢低布局。

#基本面 #共和黨 #升息 #反彈 #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