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要打壓中國?因為中國的創新優勢。中國大陸的創新能力,遠遠超乎大多數台灣人的認知,尤其沉溺於網路世界,以鍵盤打出愚蠢、呆滯、貧窮、落後、閉嘴無腦,來形容大陸的反中義和團。以為富士康只是一家勞力密集,員工數量龐大(是很龐大)的低階代工廠。甚至老一輩的反中先鋒,還將當年台灣加工出口區,勞動大軍的印象,復刻在大陸的產業界。
大陸的經濟實力,達到今天的地位,影響力強到必須由美國總統,親自出面遏制,根源就在於大陸源源不絕的創新能力,不但逐步追上美國,有些領域早已領先美國,領先世界。創新優勢,絕對是了解中國大陸,很重要的一個切入點。
◎台灣不熟悉的比亞迪,是豐田、賓士、奧迪的寶;還有吉利
比亞迪,又是一家台灣不太熟悉的汽車廠,它與豐田汽車各以五○%、五○%持股組新公司,生產全電動汽車。這是一個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信息。
豐田汽車與福斯汽車集團,在全球互爭第一第二。而比亞迪的歷史、規模、全球知名度,絕對難與豐田相提並論。
在大陸,中外合資汽車廠很多,以豐田為例,就有廣汽豐田,一汽豐田。這些合資廠是豐田帶著技術、零組件、人才「協助」合資生產且掛豐田品牌。
比亞迪、豐田各以五○%合組新公司,表示強勢大腕的豐田,有求於比亞迪擁有的電動汽車技術,因比亞迪的技術是豐田所欠缺的。這是強強合組的公司,比亞迪提供電能技術,豐田提供專長的汽車製造技術,各有所長,互補所短,所以各持五○%,誰也控制不了誰,可能不用比亞迪也不用豐田,另創新品牌行銷。
做為二十一世紀能源車的創新能力,中國比亞迪被肯定。
不只豐田,最早是巴菲特看好比亞迪,帶頭投資。其次是賓士與比亞迪合作,創全新能源車「趨勢」品牌。接著是豐田,而Audi正在排隊洽談中。他們之間合作創新品牌,是否必然成功,尚須市場考驗。但以豐田、賓士、奧迪(屬福斯集團)的地位,選擇比亞迪,印證了它的創新優勢。這就是中國大陸以創新優勢,建構出電能及電動車的新領域。
還有一家,絕大多數台灣人沒聽過,就算聽過,也不以為然,名叫吉利汽車。吉利汽車曾是大陸最廉價車的代表。創辦人李書福於一九九四年,以機車製造業投入汽車產業。他很樂觀的認為:「汽車,不就是兩輛摩托車,加上二排沙發椅,就成了。」因此被譏笑「農夫造汽車」。但是千萬不能小看吉利,以吉利的發展,李書福的願景:「不是世界汽車跑遍全中國,而是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必會實現。
他成功的創新優勢,在於他敢創新開拓,僅二十二年時間,吉利汽車集團的規模,是中國汽車界最具全球化的公司。他擁有以下品牌或股權:
1.馳名全世界,獨一無二車型的倫敦計程車
2.瑞典Volvo沃爾沃(富豪)汽車
3.德國賓士9.69%股權,是賓士最大個人股東
4.英國蓮花跑車
5.馬來西亞普騰汽車公司
6.賓士子公司的smart汽車,並以全電動化出廠
◎藥明康德是什麼公司
有一家新創公司,成立於二○○○年,名稱是「藥明康德」,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藥品研發平台。他的創新在於提供一個開放式的平台,讓藥物研發者,小自一個人,大至全球藥物公司,都可以在這平台上,就各自擁有的專項,結合其他已擁有的專項,相互銜接。藥物研究的特點是時間長、資金投入極大,如馬拉松一般;一個人跑很辛苦,跌倒,要爬起來再跑,可能就沒機會,或沒了體力。跑不到終點,就退出了。
藥明康德為新藥開發,提供一個馬拉松接力賽的平台,大家各以所長接力完成。他以創新的觀念,如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降低開店創業的門檻,人人可創業成老闆一般。藥物研發也可以如此,只要你有開頭,來到藥明康德平台,大家接力完成理想。(待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