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當前正在呈現最激烈的一面。在俄羅斯軍隊長驅直入、多方向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狀況下,該國多地已經戰火隆隆,民眾出現大規模逃難潮。然而,總統澤連斯基卻仍無法從美國和歐洲得到任何安全保證。
2月25日,澤連斯基心灰意冷地說:「有誰準備與我們一同作戰?老實說,我看不到。」很顯然,烏克蘭已成為繼原阿富汗政府軍之後,被美歐拋棄的又一個「棄子」。未來,烏克蘭或將面臨經濟衰退、被迫與俄羅斯簽「城下之盟」的窘境。
嚴重誤判國際形勢
烏克蘭危機的本質是烏克蘭領導人對於國際情勢的嚴重誤判,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推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東擴」,原東歐國家紛紛被納入,使得俄羅斯自我認定的戰略空間不斷被壓縮。最新成員北馬其頓於2020年3月27日加入,至此北約總共由跨越歐洲和北美的30個國家組成,這對俄羅斯形成地緣政治上的壓制態勢。
澤連斯基一心想加入北約,希望得到美國和北約的核安全保護傘。然而澤連斯基卻不明白,「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只是美國和西方與俄羅斯博弈的一張籌碼。這張籌碼對於美國和西方國際戰略而言,是錦上添花而已,但是對於俄羅斯而言,則是重大安全關切。
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多次表態,不允許北約東擴到烏克蘭;不允許北約在烏克蘭部署中程導彈以及核武器來威脅俄羅斯。簡言之,就是「不允許烏克蘭成為北約攻擊俄羅斯的跳板」。澤連斯基顯然更傾向於相信美國和北約的安全承諾,輕視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警告威脅。於是一而再地,在俄烏情勢已經呈現緊張的時刻,在美國國力不支,從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陸續敗退的時刻,仍然不斷呼籲北約接納烏克蘭,甚至於2019年,烏克蘭議會把加入「北約」作為國家基本方針寫入憲法。
美國慫恿加劇局勢惡化
當然,美國新政府的慫恿也使得俄烏局勢火上澆油。拜登總統上台後,美國對俄羅斯態度強硬,不僅公開表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還不斷增加對烏政府的軍事援助。例如2021年12月,拜登政府批准向烏克蘭追加價值2億美元的安全援助。在此背景下,烏克蘭政府曾表示,要以武力「收回」克里米亞,並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的「侵略」。然而,當俄羅斯決定展開大規模軍事動作的時候,美國卻馬上公開表態無意派兵。
2月23日,白宮發言人在陳述美國無意派兵的理由時,還虛偽地提到美聯社的民調以之作為「擋箭牌」。更諷刺的是,英國情報部門2月18日提前公佈了2月24日俄軍進攻的軍事路線圖。然而,美國和北約卻並未做出任何協防烏克蘭的具體動作。
那麼,烏克蘭是何以一步步從「棋子」走向「棄子」?原因有三:
第一,烏克蘭始終未能認識到,自己在國際社會中不是「棋手」、只能是「棋子」的角色。同時,烏克蘭的地緣位置,也決定其無法逃脫大國博弈的命運。所以,與多方同時交好應是烏克蘭的唯一生存之道。
第二,烏克蘭在受到美國釋放的加入北約的虛假希望之後,太一廂情願地向前衝,自亂陣腳。這樣的姿態其實只會不斷加劇俄羅斯的危機意識。
第三,烏克蘭並不明白,「棋子」是承受不了「棋手」背叛的。當背叛來臨時,棋子就是「死亡」。然而,隨著美國在國際影響力的衰退,以及幾任總統不斷強調的「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延續,美國大規模軍事介入烏克蘭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再加上歐洲與俄羅斯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係,也不太可能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完全斷裂,所以背叛的發生幾乎是必然。 (作者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