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侯友宜日前拋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陳建仁院士說:「不懂流行病學,好好看書」;沒想到指揮中心卻跟進雙北市的立場,承認三類人(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快篩陽視同確診,等於是打臉陳建仁。

陳建仁不服氣,又以自己的著作詳加解釋,大意是「疾病盛行率高,快篩的偽陽性才會低 所以疫情指揮中心才會說陽性率較高的三個族群,才可以用快篩來替代確診……好好看書。」

但是把柯文哲的原話調出來,「未來確診數量若再持續增加,恐怕就須將快篩陽性者視同確診者,不須再做PCR,否則整體採檢量能也無法應付。」這個「確診數量增加」的前提,不是跟陳建仁的「疾病盛行率高、快篩偽陽性才會低」一模一樣嗎?

論點一模一樣,陳建仁也能爭得面紅耳赤,像小朋友吵架,顯然陳建仁或者他的小編,有著政治動機。現在陳時中已從神壇落下,民進黨需要另一座「護黨神山」,陳建仁就想要扮演這樣的角色。

陳建仁當然是流行病學的權威,但他的教科書沒有提到篩檢的量能限制,以及進行篩檢本身的群聚風險,簡化了太多變數。任何政策都要尊重第一線人員的經驗,否則紙上談兵,不會有好結果。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陳建仁 #快篩 #柯文哲 #流行病學 #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