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10月13日解封,專家以科學角度評估,目前99%以上新冠肺炎均為輕症,新冠肺炎應降級為第4類、指揮中心也要退場,但衛福部長薛瑞元卻說,指揮中心明年6月才要退場,令人聽了咋舌。

不降級、不退場,指揮中心說要讓民眾回復正常生活,根本在愚民,翻開防疫預算,自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已花了5億元動員及加班費,而直播與1922等媒體宣導則花了近8億元,光這兩項已燒了13億元,功能已不彰的指揮中心繼續存在,只是苟延殘喘,繼續揮霍民脂民膏而已,此時不退場,更待何時?

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一燒快3年,民眾一直在等國境解封,而行政院最後點頭10月13日,由本土確診數近來仍不上升來看,疫情並非唯一考量,在各國紛紛開放國門之際,政院受到工商界及旅遊業相當大的壓力,既然國境解封不完全是因為疫情,顯然政院也覺得目前疫情還好,尤其新冠肺炎流感化後,大家都忘了還有過去流感監測經驗豐富的疾管署可接手,指揮中心更加沒有存在的餘地。

指揮中心在新冠疫情高峰時,的確有其功能,但包括民眾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及旅遊限制等,都是某種程度剝奪民眾自主權利,姑且不論人權大帽子,在這個過程中,指揮中心也享有了無上的權力,尤其又有千億防疫特別預算可支配,手握權與錢,怎不令人迷戀,又怎捨得放下手中這根魔棒。

國境解封、新冠疫情流感化,新冠肺炎唯有降為第4類,才能被視為流感,未來不用再通報確診病例,只要監測回報中、重症即可;指揮中心退場,防疫工作才會回到疾管署負責的常軌,包括疫苗及藥品的採購,疾管署及食藥署過去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若需跨部協調,上還有行政院,並非指揮中心不可。

新冠肺炎不降級、指揮中心不退場,說穿了,並非疫情,都是放不下魔棒的政治算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指揮中心 #退場 #新冠肺炎 #解封 #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