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夏戀歷經4年的愛情長跑,終於修得正果。日本電機大廠夏普25日召開臨時董事會上,針對是否接受鴻海的紓困案進行表決,最後全員一致表決通過鴻海的提案,決定納入台灣鴻海旗下進行經營重建。這成為日本電機大廠被外資企業收購的首例。
陷入經營困境的夏普雖給予鴻海優先談判權,但同時也與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洽談紓困案。
鴻海對夏普提出的出資規模估約達7000億日圓(約62億美元、2076億台幣),相對的,INCJ為3000多億日圓,INCJ擬切割夏普的事業、並要求銀行放棄債權支援重建等。兩相比較之下,鴻海的提案可解決夏普眼前的危機,同時也維護了夏普的完整性,故獲得夏普董事們的支持。
日媒報導,由於日本政府擔心液晶技術外流,故鴻海在契約上明示,不會讓夏普的液晶技術外流。鴻海還表示,收購夏普後,考慮與日本液晶顯示器公司(JDI)合作,盼透過與日本企業的合作,以減緩夏普和日本各界對外資進駐的警戒心。
此外,《每日新聞》報導,鴻海已將1000億日圓寄放在夏普,做為履約保證金。但夏普在官網上否認此事。
鴻海曾於2012年與夏普達成出資的協議,但其後因夏普股票下跌等因素,最終導致談判破裂,因此夏普對鴻海有所戒心,故提出許多有關履約的條件。
日媒報導,鴻海今後打算大幅投資夏普已縮減的液晶事業,同時加速高畫質有機EL面板的EL面板的開發,原則上維持夏普員工僱用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