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專家鍾南山團隊稍早前曾公佈在病患糞便分離出武漢肺炎病毒,該研究團隊今天進一步表示,已在患者尿液分離出病毒。在結合之前糞便中病毒分離的發現,研究團隊提醒民眾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便後務必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暢,馬桶沖水時蓋蓋,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傳播。

據《廣州日報》報導,今日上午廣州市發布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工作的措施與成效,在開展病毒溯源研究方面,鐘南山院士團隊專家、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團隊指出,已首次從廣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樣本中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其後該團隊又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標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近日,他們再次從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離出新冠病毒,這對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導意義。

報導說,研究團隊應用Vero E6細胞,成功分離出2019-nCoV毒株。目前已完成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及病毒學鑒定工作。以上研究證實了患者的尿液中存在活病毒,結合之前糞便中病毒分離的發現,提醒市民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如便後請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暢,馬桶沖水時蓋蓋,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傳播。

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也在受訪時特別強調,冠病毒並不一定通過消化道傳播感染,但如果下水道中污染物乾了,又通過空氣、氣溶膠傳播,人們就可能吸入造成社區感染。

不過,大陸國家衛健委在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6版)》中,仍將呼吸道和接觸傳播做為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消化道的傳播(包括糞口傳播),在所有傳播途徑的作用和意義仍需進一步研究。

大陸湖北省武漢病毒研究所17日在國際學術刊物《新型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上發表論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者的分子和血清調查》。該論文稱,採集178名患者的樣本進行分析後發現,一旦感染,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口腔中檢測出病毒的頻率有所下降,而大便和血液中檢測出病毒的頻率則有所增加。試驗第1天,從口腔中提取的檢體中有80%呈陽性,但第5天則減少到50%。而從肛門採集的檢體中,75%的檢測結果證實呈陽性。

武漢病毒研究所團隊表示,通過主要傳播途徑——飛沫(唾沫)直接接觸,不足以說明病毒迅速擴散。實驗結果首次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大便或體液傳播。

文章來源:鍾南山團隊回應尿液中分離病毒 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NCP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