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警告,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尤其要更加注意兩類無症狀感染者:確診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和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他強調,數個月下來的新冠肺炎防控經驗顯示,疫情防控關鍵是保持距離、戴口罩,尤其是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免受感染。

據《財新網》報導,在4月2日的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上,鍾南山談到接下來疫情的最大挑戰時說,病人太多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負擔,沒有床位、醫療設施和專業人士,最終會形成更糟糕的惡性循環。他最擔心的是一些國家控制不了疫情爆發,就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沒有哪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鍾南山還提醒要特別關注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應該更加注意兩類無症狀感染者:確診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和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在病毒性方面,他說,通過對咽拭子、鼻拭子的檢測結果看,發病早期病毒載量非常高,在上呼吸道更多,早期傳染性更強,一周之後就顯著下降。

鍾南山本次經驗分享會上的主題是「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回顧了中國大陸抗疫的基本脈絡。他指出,自1月23日開始,大概用了2周時間,確診病例達到峰值,再用2周,病例開始下降,4周就基本得到控制。

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則表示,由於新冠是新發的傳染病,第一個挑戰就是怎麼把疫情控制下來,限制病毒蔓延,發現和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這就需要檢測,隔離治療。「起初,武漢在檢測、治療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難,隨著大量醫護救援力量以及方艙醫院等建設,傳染源控制了,大量的新發病例就降低了。武漢起初病死率也很高,很快有了呼吸機、氧氣、人工肝等之後,病死大量降低。」

報導說,由於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護,一直存在爭議。有的認為戴口罩僅能防止患者傳染他人,這也是為什麼在有的國家會覺得戴口罩要被歧視,因為戴口罩就意味著是患者。

不過鍾南山認為事實不是這樣的。他說,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是保持距離、戴口罩,戴口罩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大陸多數人都認為應該戴口罩,這樣能夠比較有效的預防飛沫傳播,戴口罩可以切斷這一主要傳播途徑。

報導表示,近日捷克、奧地利等國已經不再遵循世衛組織的指引,開始鼓勵民眾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美國也在考慮轉變政策,但擔心這會導致口罩供應更加緊張,希望優先保障醫護人員。

文章來源:鍾南山:應更加注意兩類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