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周二衝破50美元大關,為去(2020)年2月以來首見。但卻傳出陰謀論,因為專家揣測美國當局刻意低估頁岩油產量,來欺騙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持續減產,讓油價支撐在每桶50美元,以協助美國油企在疫情衝擊下度過難關。
OilPrice報導,美國能源署EIA公布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美國原油每日平均產量為1220萬桶,2020年因疫情重創、日產量降到1130萬桶,預估今年產量與2020年相當。
諮詢機構PKVerleger能源經濟學家Verleger引述美國原油業高層說法,稱今明兩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小幅成長,而EIA為了幫他們護航,刻意短報近幾個月的原油產量。
例如EIA估計2020年11月底美國原油產出為1100萬桶,低於PKVerleger機構預估的1240萬桶。
PKVerleger在去年12月報告中提到,EIA官員刻意縮水美國原油產量,藉此拉高油價,協助美國油商度過產業危機;另方面,卻讓OPEC+產油國遭到矇騙,同意減產來支撐油價,為美國原油增產打下根基。
沙烏地阿拉伯意外宣布將在2月、3月自願每日減產100萬桶,使其日產量降至 812.5萬桶,等同擴大OPEC+的減產力道,消息傳出後,激勵周二油價暴漲4.9%,收在49.93美元,盤中一度突破50美元整數關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