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inDesk報價,比特幣周三盤中最低來到約2萬9,298美元,後來重回3萬美元以上。周四盤中上漲3.6%報3萬1,618美元。

卡登斯在胡佛研究所發表演說,批評比特幣無法成為貨幣、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存機制,強調它只是「投機性資產」和供應稀少而已。

他認為必須讓投資人明白比特幣是有可能崩潰,光靠數量稀少和加密演算法是不足以做為交易保證。

他強調比特幣當初設計的程式,已寫死在2,100萬個單位發行上限。這表示可挖比特幣的礦池量,和能挖出比特幣的數量會愈來愈少,但挖礦時間卻變長,讓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增加。

被稱為「51%攻擊」的惡意攻擊,是指攻擊者若擁有礦池運算力超過50%,就有可能進行區塊改寫,排除或篡改交易順序。能挖的礦池不斷減少,讓攻擊者擁有51%礦池運算力的可能性不斷增加。

像比特幣黃金(Bitcoin Gold)等幾種虛擬通貨就曾發生多次51%攻擊。

卡登斯批評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極耗電,讓全球比特幣在網路上一年所消耗電力,跟BIS總部所在的瑞士全年用電量一樣高。

他強調數位貨幣必須由中央銀行來扮演樞紐的角色,才能保證其價值的穩定性、供應量的彈性、和監督整個虛擬通貨系統的安全性。

但比特幣擁護者反駁卡登斯不懂比特幣運作。因為礦池愈少,挖礦的競爭力就愈大,愈需要更大量而昂貴設備才能挖到比特幣,因此幾乎很難發動51%攻擊。而且SHA-256加密演算法能確保礦池的安全。

#系統 #全球 #大量 #比特幣 #礦池